境外新冠疫情爆發以來,公司海外員工的堅守擔當以及員工家屬的大力支持,為海外項目平穩運行作出了重大貢獻。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上級單位“關于做好海外員工及其家屬關懷慰問工作”的部署要求,萬寶礦產黨委牢固樹立服務職工群眾的宗旨意識,增強“四心”,做實“服務”,為海外員工及其家屬送去了關懷和慰問。
增強責任之心,落實責任擔當。一是主動擔當、積極作為,成立境外疫情防控領導小組,除設立24小時緊急聯絡人,及時獲取海外疫情信息外,還建立海外項目疫情防控專題視頻會制度,堅持至少每兩周與現場視頻連線一次,專題聽取海外疫情防控進展并作出工作部署。二是建立健全海外員工幫扶體系,公司黨委加強統籌協調,召集各海外項目滯留國內人員,國內工作組、辦事處人員作為員工關懷聯系人。同時,將267名堅守海外一線的中方員工以3-4人劃分為一個小組,通盤考慮地域、工作單位、工作崗位等多重因素,為每個小組配備一名上述聯系人,建立起“一對多”聯系海外員工及其家屬的幫扶機制。各聯系人在公司黨委統一部署下,通過線上電話、微信、線下入戶慰問等方式,嚴格落實“分片包干”責任機制,關注海外員工的家庭生活情況,并建立日報和周報機制,及時記錄和反饋海外員工及其家屬的困難和需求。
增強必勝之心,堅定海外員工戰勝困難的信心。一方面,積極做好疫情防控宣傳教育,引導海外員工增強防護意識,掌握防控知識,科學認識疫情,減少過度恐慌。組織海外員工集中觀看李蘭娟院士和張文宏教授關于海外疫情防控的專題視頻講座,邀請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佑安醫院權威專家與海外現場視頻連線講解疫情防控知識。同時,公司加大宣傳力度,通過微信公眾號定期轉載疫情防控知識,督促各海外子公司編寫疫情防護手冊,指導員工增強個體防護意識和能力。另一方面,統籌各方資源,創新工作方式,全力做好現場防疫物資和生活物資保障工作,克服運輸不暢和物資緊缺等困難,經過前期調撥和緊急協調,各海外子公司均實現了儲備不少于180天防疫物資和生活物資且實行動態增補的目標,確保了防疫基礎保障有力,解除了海外員工的后顧之憂,進一步增強了海外員工共克時艱、戰勝疫情的信心和決心。
增強仁愛之心,為海外員工及其家屬送去暖心關懷。一是開通心理咨詢熱線,共享上級單位提供的資源,聘請權威心理咨詢師,開通心理咨詢熱線,在線搭建“心理咨詢室”,為海外員工及其家屬進行減壓心理指導,疏導焦慮情緒,促進職工身心健康。二是開展電話慰問和實地走訪工作,為真實掌握海外員工家屬的困難和需求,更大程度地爭取海外員工家屬的理解和支持,公司黨委部署各聯系人對海外員工家屬進行電話慰問或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實地走訪,傾聽員工家屬訴求,并一一進行記錄。三是寄送暖心關懷,為表達對海外員工家屬的感謝,闡明公司海外疫情防控舉措,化解海外員工家屬焦慮,公司黨委向海外員工家屬送上了一封慰問信,通過慰問信讓員工、家庭和公司之間多了一封理解和包容。同時,公司黨委持續做好暖心工程,在端午節前夕,先后兩次為海外員工家屬寄送了慰問品及防疫物資,讓他們切實感受到公司的關懷和重視。
增強真摯之心,悉心幫助海外員工及其家屬解決后顧之憂。通過第一輪電話慰問和實地走訪,公司累計收集到海外員工及其家屬反饋的21條訴求信息,針對每條信息,公司黨委高度重視,秉承真摯之心,認真對待,悉心梳理,逐條分析研究,建立督辦追蹤機制,整合多方資源,當前已解決諸如員工伙食改善、緊急藥品寄送、證件辦理、子女上學、家屬用水等問題,并及時向海外員工及其家屬反饋進展。如,剛果(金)科米卡公司一位員工的家屬在調研中向公司黨委反應,該員工居住在農村地區的父母年邁且患有心血管疾病和風濕病,出行不便,日常打水困難。為此,公司黨委立即安排具體聯系人詳細了解情況,研究解決辦法,及時通過郵政快遞實現送水到員工父母家中,讓遠在非洲的孩子放心。緬甸銅業公司一位員工在調研中表示,受疫情影響,對家中孩子就業問題較為擔心,為此,公司黨委安排及時核實該員工孩子的具體情況后,根據其學歷等情況積極協調資源,為其爭取面試機會,目前該員工孩子已通過用人單位面試。后續,公司黨委已將關懷海外員工及其家屬納入常態化工作,持續做好訴求受理,并在力所能及范圍內協調解決。同時,為豐富海外員工的精神生活,公司黨委指導工會先后精心策劃了“六一”親子繪畫,“健身迎戰疫情”,“職工書畫攝影”等文體活動,鼓勵海外員工及其家屬積極參與,疏解工作壓力。
隨著疫情進入常態化防控階段,萬寶礦產黨委將持續貫徹上級單位關于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下的各項工作要求,切實增責任之心、必勝之心、仁愛之心、真摯之心,主動擔當、積極作為,不斷強化服務職工群眾的宗旨意識,讓每一名身在異國他鄉的海外員工能夠時刻感受到來自祖國,來自黨組織的溫暖守望。
轉自:中國有色金屬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7254。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