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是國內汽車產業進入存量競爭愈加明顯的一年,自主品牌分化呈現加快趨勢,加之今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和全球經濟低迷的態勢,中國汽車產業如何在風險和挑戰下“絕處逢生”?位于江西省南昌市的江鈴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江鈴汽車)交出了一份“答卷”。
依托自主知識產權的優勢,近年來,江鈴汽車在智能制造、車聯網、新能源及自動駕駛領域成績突出,在商用車和整車設計制造領域獲得年銷售量和出口量雙提升。自1993年創建以來,江鈴汽車通過加強自主研發及知識產權工作,形成了涵蓋整車和零部件的設計和制造規模,同時具備新能源汽車關鍵零部件自主研發制造能力,成為集成融數字化平臺、發動機設計、整車設計、造型設計、試驗開發五位一體的大型商用車生產商。2018年,江鈴汽車獲評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
加強管理 促進研發
今年2月份,為馳援湖北省重點地區的各大醫院,一列裝載67臺江鈴全順負壓救護車的班列,從南昌向塘國際陸港駛出。“作為全國知名的負壓救護車生產企業,江鈴汽車從今年大年初一就開始組織員工復工復產,憑借強勁的創新研發實力,僅僅用了9天的時間,就保質保量完成供貨任務。”江鈴汽車第一執行副總裁金文輝告訴記者,正是因為在知識產權方面持續深耕,江鈴汽車才在商用車、整車的設計研發和制造領域占據優勢,彰顯了汽車制造業的“中國速度”,多部門的齊心協力也不斷匯聚共克時艱的“中國力量”。
“為了對知識產權進行集中管理,江鈴汽車在創辦初期便設立由公司高層直接參與的知識產權管理委員會。作為公司知識產權工作的最高管理機構,公司重大知識產權事項均在知識產權管理委員會上匯報、評審、決策,大大提高了知識產權工作的執行和落實力度,使公司的知識產權創造、保護、運用和管理等各方面能力得以逐年提升。”金文輝表示,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江鈴汽車與時俱進,不斷完善知識產權管理制度。近年來,江鈴汽車秉承“自主創新、有效激勵、科學規劃、充分運用”的知識產權工作方針,構建了包含知識產權創造、保護、運用、管理的知識產權工作體系,細化知識產權布局和維權等多方面內容的知識產權管理目標,為企業創新發展奠定體制機制基礎。
“以創建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為契機,在江西省、南昌市等知識產權部門的指導下,在集團董事局的帶領下,江鈴汽車通過持續有效的知識產權管理、創新教育、宣傳、激勵等工作,公司內部人員的知識產權意識普遍提高,員工的創新熱情被進一步激發出來,進一步推動了公司知識產權工作水平的提升。”據金文輝介紹,截至目前,公司擁有專利數量達1900余件,其中發明專利470余件,專利授權量居江西省前列,且江鈴汽車有7件專利獲得中國專利優秀獎和中國外觀設計優秀獎。2016年1月,江鈴汽車參與完成的“汽車制造中的高質高效激光焊接、切割關鍵工藝及成套裝備”項目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一等獎。
注重布局 走出國門
今年6月份,2100臺江鈴福特領界汽車出口海外,成為江西省近年來數量最大的一次性批量汽車出口,受到了社會關注。2個月后,在南昌向塘國際陸港,一趟滿載著607臺江鈴福特領界的鐵海聯運外貿班列鳴笛起航。“今年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國內外汽車市場受到極大沖擊,而北美等海外市場是江鈴汽車今年增長的亮點之一。前7個月,江鈴汽車整車出口累計同比增長15.8%,尤其是這次出口的江鈴福特領界,是江鈴與福特聯合開拓國內市場的重磅產品,也是今年江鈴出口的主力產品之一。”金文輝表示,江鈴汽注重海外知識產權布局,為產品的出口贏得了機遇。
“產品未動,知識產權先行。”在知識產權海外布局方面,江鈴汽車組成包括本技術領域專利代理人、知識產權管理人員、研發技術人員在內的專利挖掘團隊,在立項之初即針對海外市場和全球相關領域知識產權開展專利檢索分析、項目技術溝通,并在專利申請過程中對專利進行逐層分級,針對全球性關鍵技術領域出具詳盡的專利檢索報告,以確保海外專利布局的質量,力求布局更多高價值專利。同時,江鈴汽車較早便注重實施商標品牌戰略,其各類主要商標已在100多個國家注冊布局完畢,為后續的主打產品開拓海外市場提前開山鋪路。
“隨著國內外知識產權工作的持續推進,江鈴汽車從以商用車為核心競爭力,逐步拓展至SUV及MPV等領域,業績連續多年穩健增長,綜合實力和企業規模屢創新高,實現了十年產銷量及銷售收入增長約200%的成長速度。公司連續多年被英國知名品牌咨詢公司Brand Finance評為全球最具價值的汽車品牌100強。”金文輝表示。
“如今,站在全球汽車產業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和共享化的機會窗口,江鈴汽車將持續以國家知識產權示范企業的標準,將企業知識產權管理體系融入公司生產經營的各類活動中,進一步發揮知識產權在企業創新和競爭過程中的重要作用,直面汽車新科技領域日新月異的挑戰,不斷邁向更廣闊的市場。”金文輝表示。(記者 李鐸)
轉自:中國知識產權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