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刷新進度表!新技術加快大郵輪建造 中國郵輪業釋放新活力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1-21





      記者從中國船舶集團獲悉,1月15日,我國第二艘國產大型郵輪完成全船主船體貫通,標志著第二艘國產大型郵輪進入快速建造階段。第二艘國產大型郵輪命名“愛達·花城”號,計劃2026年交付。


      在中國船舶上海外高橋造船的船塢中,長341米,寬37.2米的第二艘國產大型郵輪從入塢總裝搭載到全船貫通,僅用時9個月,較首艘國產大型郵輪縮短了2個多月。


      按計劃,接下來第二艘國產大型郵輪將在船塢開始內裝工作,就像裝修一樣,要把墻面、地板和家具都安裝到位,在今年,全船2144個房間都要完成裝修工作。


      人工智能+VR 新技術加快大郵輪建造


      相比第一艘國產大型郵輪,第二艘國產大郵輪的建造時間要縮短五分之一,為什么建造時間能夠縮短?時間縮短的背后,有哪些新科技、新技術的支撐?


      在上海外高橋造船,一項“黑科技”正在進行試驗。一個粘貼在郵輪內部的二維碼,加一臺平板電腦,當兩者結合在一起,就可以看到整個郵輪建造完成的樣子。


      中國船舶外高橋造船酒店工程室副主任 楊虎:這個是匹配的二維碼,我們用軟件進行掃描,實現了模型和現場實景的匹配,可以進行360度的環視,來檢查里面所有的安裝狀態。


      AR技術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軟件還處于測試和開發的階段,他們每天都會上船來進行兼容性的開發和升級,全船超過2500萬個零件怎么安裝一目了然。


      楊虎介紹,通常是以二維黑白圖紙的形式給到工人,工人在安裝過程中沒有一個立體的空間意識,去識別哪個東西在前、哪個東西在后,有了這個實景模型,能節約10%~15%的返工工時。


      除了AR模型,在外高橋造船的設計院,另一項“黑科技”也在進行著測試。這項試驗不需要用人來操作,電腦就可以自己運轉。


      中國船舶外高橋造船設計研究院院長助理祁麟介紹,RPA流程機器人自動生成輕量化的模型用于AR技術。這項工作原本要做1000個工時,有了機器人之后,20%的工作都可以用機器人完成。


      郵輪更大更長 休閑娛樂體驗更豐富


      第二艘國產大型郵輪都有哪些特點,船上都有哪些設施呢?


      相比國產首艘大型郵輪“愛達·魔都號”,第二艘國產大型郵輪加長了17.4米,船舶客房數量增加了19間,達到了2144間。


      同時,第二艘國產大型郵輪還配置了高達16層的生活娛樂區域,設有大型演藝中心、大型餐廳、特色餐館、咖啡館、購物廣場、藝術走廊、兒童中心、水上樂園等豐富的休閑娛樂設施。與首艘國產大型郵輪相比,公共區域和戶外活動休閑區域面積分別增加了735平方米和1913平方米,休閑娛樂的體驗感將會進一步提升。


      新改進升級 更具中國風


      第二艘國產大型郵輪計劃2026年正式交付,借鑒第一艘的運營經驗,將會有全新的改進和升級,具體都會有哪些變化呢?


      根據第一艘國產大型郵輪運營一年多的運營數據以及游客對娛樂、住宿、餐飲等各方面的建議,第二艘國產大型郵輪將在內裝、產品設計和航線部署上更貼合中國游客的喜好。


      中國船舶中船郵輪科技發展總經理 劉輝:郵輪除了體現中國文化的元素之外,它對中國消費者的習慣也會重點去考慮。比如說在吃這方面,原來的郵輪還是以西餐式的為主,跟中國老百姓的習慣有一些偏差。所以說肯定會更加考慮一些中式廚房、中國消費者的飲食和文化習慣。


      據介紹,第二艘國產大型郵輪“愛達·花城號”計劃將于2027年正式在廣州南沙郵輪母港開啟國際航線。


      中國船舶中船郵輪愛達郵輪董事長楊國兵表示,第二條大型郵輪部署廣州以后,將會完善郵輪產品設計,體現嶺南的文化,廣州的特色。第二艘郵輪服務設施將會更完善,航線將會面向東南亞地區和“愛達·魔都號”遙相呼應。



      轉自:央視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