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城汽車不做非油即電的割裂選擇,而是基于全球用戶的需求和場景,讓內燃機和電驅系統搭檔,使每一款車型更適配本地需求。”長城汽車總裁穆峰在第二十一屆上海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上指出,油電協同是能夠滿足全球整體市場需求的最優動力路線。這也是對日前長城喊出“長城汽車打死也不做增程”的解釋。
穆峰表示,長城汽車的“泛內燃機戰略”既用油也用電,并非簡單保留燃油技術,而是通過內燃機與電驅系統的深度協同,實現全場景效率優化。
長城內部經過多次技術論證后認為,增程路線雖然具備“技術門檻低、系統成本小”的短期優勢,但在中高速場景下,能量需經過“燃油-發電-儲能-驅動”多重轉換,傳遞鏈路長,效率損失居高不下。
而長城自主研發的Hi4混聯系統通過“雙電機+兩檔DHT”架構,可智能切換純電、串聯、并聯等多種模式。中高速場景,可以通過直驅縮短三分之二的傳遞路徑,效率可以提升13%;在高速爬坡場景,具備檔位優勢的開發系統,還可以通過檔位調節發動機的負荷效率,較增程再提升15%到20%。
本屆上海車展上,長城不僅展示了全球首創的新能源四驅混動系統Hi4,同時在內燃機領域也持續深耕,長城汽車自主研發的4.0T V8發動機首次亮相。
長城汽車首席增長官李瑞峰表示,長城汽車Hi4技術體系深度整合高效發動機、變速器、電驅動等核心技術,有Hi4、Hi4性能版、Hi4-Z、Hi4-T和Hi4-G架構等多元化混動技術產品,形成從乘用車到商用車的完整混動生態,真正實現了各技術路徑圍繞場景需求的差異化布局。
李瑞峰表示,長城汽車堅持長期主義高質量發展,堅持做有質量的市占率,未來將根據市場格局變化,做好技術、產品儲備。目前,長城汽車布局全動力、全場景、全球化,能夠實現汽油、柴油、混動、插電混動多種動力形式全覆蓋。
車展同期發布的“ONE GWM”戰略,標志著長城汽車全球化進程進入新階段。
穆峰表示,2025年,長城汽車第1500萬輛車下線,這是長城汽車邁向更高發展目標的新起點。2025年,也是“一個長城”品牌戰略發展的元年,通過生態出海+本地化深耕,長城汽車將融入全球各地,把越野基因扎根全球市場。
“自1997年長城皮卡出口海外,長城汽車已經出口至170多個國家。”李瑞峰說,在海外,長城汽車深耕了近30年,海外銷售渠道超1400家,全球用戶超1500萬,海外累計銷量超190萬輛,在泰國、巴西等地設有3家整車工廠,在澳大利亞、歐亞、厄瓜多爾、巴西、墨西哥等地擁有多家KD工廠。近30年里,長城汽車推動研、產、供、銷、服全面出海,形成全動力、全品類、全檔次布局,完成從產品出海到“生態出海”的跨越。
2024年,長城汽車銷售新車1233292輛,實現量質齊升。其中,海外銷售453141輛,同比增長43.39%,刷新歷史紀錄。
業內人士表示,長城汽車的一系列動作折射出中國車企在新能源時代的戰略定力——不盲目跟風單一技術路線,而是以“用戶場景”為核心,通過技術多元化與全球化布局,構建穿越周期的競爭力。正如穆峰所言:“真正的技術自信,是讓每一款車都能在合適的市場,以最優的動力形式,為用戶創造價值。”(記者 梁倩)
轉自:經濟參考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