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恩菲技術筑牢鋰資源安全屏障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5-08-06





    從礦脈到鹽湖 從國內產業升級到海外市場開拓

    中國恩菲技術筑牢鋰資源安全屏障


      隨著全球綠色低碳轉型和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鋰資源戰略地位日益凸顯。中國恩菲工程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恩菲”)開展鋰鹽技術研發及工程產業化服務的歷史悠久,與共和國鋰工業同步發展。70余年來,中國恩菲持續深耕鋰鹽提取技術,圍繞鋰輝石、鋰云母、鹽湖鹵水等鋰資源,構建了“鋰鹽提取研發-工程一體化”技術體系,先后獲得授權專利32項,用扎實的技術成果筑牢了鋰資源供給的安全屏障,彰顯了履行社會責任、服務國家戰略的使命擔當。


      從功勛礦出發


      鋰輝石和鋰云母是主要的鋰礦石資源,針對這兩種鋰礦石的資源特性,幾代恩菲人矢志不渝致力于提鋰技術研發及工程化應用,為礦石提鋰的產業化作出貢獻。


      可可托海三號礦坑是著名的共和國“功勛礦”,出產我國已知170多種有用礦物中的80多種,曾為工業發展提供了珍貴原料。中國恩菲作為國內較早參與鋰資源開發、研究、咨詢和設計的單位,深度參與了可可托海的技術研發和工程設計工作,在那里打下了我國鋰輝石提鋰技術的堅實基礎。20世紀50年代,中國恩菲以可可托海產出的鋰輝石為原料,采用石灰石法工藝設計了我國第一條提鋰半工業試驗線,掀開了我國鋰工業發展的篇章。20世紀60至90年代,通過持續探索開發鋰礦石資源提取工藝,中國恩菲和行業企業一道,完成了鋰輝石石灰石法、純堿壓煮法、硫酸法,鋰云母石灰石法、氯化焙燒法、硫酸鹽法等礦石提鋰工藝的試驗檢驗和工程化論證。其中,鋰輝石硫酸法工藝和鋰云母硫酸鹽法工藝為我國鋰鹽產業的規模化發展奠定了重要基礎。


      搶抓機遇領航發展


      21世紀以來,中國恩菲憑借在礦石提鋰領域的深厚積累,敏銳捕捉到新能源產業蓬勃發展的時代機遇。在此基礎上,著力進行創新突破,致力于引領中國鋰鹽行業進入大型化、智能化、國際化的快車道。


      技術革新突破。在新疆、山東等地企業的鋰鹽搬遷或生產工程中,中國恩菲以傳統硫酸法工藝為基礎,于國內率先采用硫酸法共線生產氫氧化鋰、碳酸鋰,采用碳酸鋰苛化和硫酸鋰轉化法兩種并行工藝生產氫氧化鋰,打破了單一流程、單一產品結構的傳統鋰鹽提取技術,組織、組合、重構了“硫酸法+苛化法+轉化脫硝法生產工業級+電池級+高純級鋰鹽+多品種鋰鹽”工藝的流程嵌套和雜質定向脫除技術。同時在節能降耗、裝備自動化方面創新性地提出了一系列革新設計理念,包括窯尾煙氣余熱利用、外熱式酸化窯+熱風循環工藝代替內熱式燃燒工藝,率先在行業引入節能型MVR蒸發技術和連續化生產設計理念。這套集低能耗、優流程、高品質于一身的先進工藝,為我國鋰輝石提鋰技術體系構建了主流技術框架。


      推動產業升級。通過技術的持續升級應用,鋰鹽產業項目不斷從千噸級向2萬噸、3萬噸、5萬噸、6萬噸級集約式工廠突破。中國恩菲為天齊鋰業安居2萬噸碳酸鋰項目創新設計了智能化鋰鹽示范工廠;EPC總承包了國內碳酸鋰單線產能領先的新疆昆侖藍鉆3萬噸鋰輝石提鋰項目;設計了四川能投3萬噸鋰輝石提鋰雙產品項目;設計了國內設計規模領先的廣西華友5萬噸鋰輝石提鋰雙產品項目,同步推動工廠智能化升級,已實現多個工段的無人化生產。


      拓展海外市場。依托過硬技術實力,中國恩菲簽訂了加拿大Frontier Lithium公司鋰輝石提鋰項目的全流程工藝咨詢和試驗工廠設備供貨合同。積極布局國際高端項目,為法國力拓氫氧化鋰轉化工廠項目提供了包括核心工藝包在內的全套工藝設計方案,所用技術經國際權威認證為“氫氧化鋰轉化工藝關鍵性能指標”行業領先。


      破解鹽湖鋰開發困局


      我國鹽湖鋰鹽資源豐富,主要分布在青海、西藏等地,是未來鋰供給主要來源之一。然而,受開采難度大、生產周期長等因素制約,開發比例相對較低,呈現“大資源、小產能”的失衡格局,鹽湖鋰資源的高效開發對于保障我國鋰資源供給安全具有重大意義。


      助力鹽湖提鋰事業啟幕。懷揣著保障鋰資源供給安全的責任使命,中國恩菲毅然投身鹽湖開發事業,立志將我國鹽湖提鋰的星星之火燃成燎原之勢。2000-2004年,公司承擔了西藏扎布耶鹽湖鋰資源開發項目一期工程5000噸/年鋰鹽的咨詢和設計工作,針對我國碳酸鹽型鹵水特點,充分利用高原地區豐富的自然冷源和太陽能資源,結晶生產粗碳酸鋰精礦,異地提純碳酸鋰。創新性研發“鹽湖鹵水鹽田灘曬+太陽池結晶”綠色生產工藝,不添加外來元素與藥劑,實現鹽梯度太陽池技術的工業應用。項目的成功實施,實現了我國高原地區鹽湖鋰資源的大規模開發。


      攻堅一里坪建設。2018年,中國恩菲再挑重擔,承擔了中國五礦一里坪鹽湖1萬噸碳酸鋰總承包項目,在行業內率先應用“梯度耦合膜分離技術”生產碳酸鋰,技術具有鋰回收率高、能耗低、無污染等顯著優勢。在海拔近3000米的戈壁腹地,僅7個月完成建設并快速投產,精準把握住了市場應用窗口期。在一里坪地區,中國恩菲還總承包了中國五礦鋰項目技改三期項目,參與打造了全球首個鹽湖原鹵吸附項目,將“原鹵先提鉀后提鋰”工藝升級為“原鹵高效提鋰后提鉀”工藝,將碳酸鋰的生產周期從2年以上縮短至20天,鋰整體收率較之前工藝提高35%以上,大幅延長資源服務年限,實現了“再造鹽湖”的目標任務。伴隨著鹽湖提鋰技術的愈發成熟,相關技術成功走出國門,公司設計完成紫金阿根廷3Q鹽湖提鋰等一批海外項目,為共建“一帶一路”建設及中資企業出海提供了堅實的技術支撐。


      從可可托海的礦脈到青海鹽湖的碧波,從國內產業升級到海外市場開拓,中國恩菲助力我國鋰鹽產業完成了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歷史跨越。在此基礎上,主編《鋰冶煉廠工藝設計標準》引領行業規范化發展,以鋰輝石純堿壓煮法短流程新工藝的持續突破為產業提質增效。


      踏遍青山人未老,征程萬里再出發。隨著加快建設世界級鹽湖產業基地的號角吹響,中國恩菲鹽湖技術研究院已正式揭牌。未來,中國恩菲將以更昂揚的姿態,錨定鹽湖資源綜合開發利用關鍵技術集中攻關,為推動我國新能源產業高質量發展、筑牢國家戰略資源供給安全屏障注入澎湃動能。(記者 楊曼殊)


      轉自:經濟參考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