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落實全國新型工業化推進大會部署,加快金融強國和制造強國建設,近日,中國人民銀行、工業和信息化部、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金融監管總局、中國證監會、國家外匯局聯合印發《關于金融支持新型工業化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
《意見》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堅持把金融服務實體經濟作為根本宗旨和防范化解金融風險的根本舉措,聚焦新型工業化重大戰略任務,以需求牽引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強化產業政策和金融政策協同,為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提供高質量金融服務,堅持分類施策、有扶有控,推動產業加快邁向中高端,防止“內卷式”競爭。
《意見》提出,到2027年,支持制造業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發展的金融體系基本成熟,產品更加豐富,貸款、債券、股權、保險等各類金融工具,在有效防范交叉性金融風險前提下聯動銜接更加緊密,服務適配性有效增強。制造業企業有效信貸需求得到充分滿足,制造業企業發行債券的戶數和規模持續增長,股權融資水平顯著提升。
《意見》對照新型工業化重點領域,提出18項針對性支持舉措,涉及支持提升產業科技創新能力和產業鏈供應鏈韌性、支持加快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支持產業合理布局和拓展發展空間、加強金融支持新型工業化能力建設、加強金融政策和產業政策協同聯動等五方面。
《意見》提出,優化金融政策工具支持關鍵技術產品和攻關,多渠道為科技成果轉化引入耐心資本,強化產業鏈重點企業綜合金融服務,提升產業科技創新能力和產業鏈供應鏈韌性。發展科技金融、綠色金融、數字金融等五篇大文章,深化基于“數據信用”和“物的信用”的產業鏈金融服務模式,支持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和培育壯大新興產業。健全中西部承接產業轉移有關授信管理機制和金融產品服務,推動金融資源向產業集群聚集和專業化發展,推進貿易結算、資金管理、投融資等一系列跨境金融服務便利化舉措,支持產業合理布局和拓展發展空間,促進做強國內大循環。
《意見》強調,加強金融服務能力和長效機制建設,促進保持制造業合理比重投入。健全金融機構服務制造業的內部機制安排,單列制造業信貸計劃,針對細分行業和企業成長階段特點制定差異化授信政策。雙向培養科技產業金融復合型人才隊伍,鼓勵金融機構打造復合型的金融管理和服務團隊。建立完善跨部門協同推進、政策激勵約束、地方政策配套、風險協同防控等4方面機制,發揮結構性貨幣政策和宏觀信貸政策引導作用,增強金融支持新型工業化的強度精度效度。
下一步,中國人民銀行、工業和信息化部將會同有關部門全力推動《意見》各項舉措落實落地,深化產融合作,完善金融支持新型工業化體系,為加快推進新型工業化提供更有力的金融支撐。(記者 鐘凌江)
轉自:人民郵電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