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質為舵 創新為帆 亨通縱橫“智慧海洋”


    來源:人民郵電報   時間:2017-06-07





      ICT技術的創新正在為打造“海洋強國”提供重要支撐。近幾年,隨著海洋經濟重要性的日漸提升,全球主流國家都在積極推進“智慧海洋”建設,借助大數據、云計算等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提升海洋裝備和海洋工程的智能化水平。作為較早進入海洋通信領域的亨通光電,正在以品質為綱,以創新為主引擎,在高端海纜、海洋觀測網、海纜工程EPC總包等領域展開布局,縱橫“智慧海洋”。
     
      全球品質源于中國 完成國內首個5000米水深海纜國際海試
     
      日前,承擔由亨通主導的我國首個5000米水深海底光纜國際海試的福海號,經過30余天連續作業,成功完成各項指標測試,順利返回江蘇常熟亨通港務碼頭。此次海試組織了國內外13名業界專家,在5000米、4000米和500米三個不同水深的四大場景,對亨通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海纜產品的性能進行了充分驗證,亨通由此成為了國內首家通過國際海纜海試的企業。
     
      “國內首個5000米水深海纜海試的成功為‘中國制造’正名,顛覆了國際市場對于中國海纜產品的傳統印象。”江蘇亨通海洋光網系統有限公司總經理許人東表示,一直以來,海纜在國際上都屬于高端市場,鑒于其技術門檻高、投入大,很少有企業介入。為了打破國際壟斷,亨通一直在積極推進海纜產品的研發和創新,大力拓展海外市場。因而,亨通此次耗資3000萬元,攜手華為海洋網絡有限公司、中英海纜系統有限公司,邀請國際知名專家,在5000米水深的真實海洋環境下,模擬海底光纜的敷設、回收,驗證海底光纜與海底中繼器、分支器、海底光纜接頭盒等水下產品的性能指標,以及海底光纜及傳輸設備在專業施工船上的可施工性等。
     
      “海纜市場實際上就是國際市場,由于部署環境的特殊性,使得海纜產品對于性能有著超高的要求。中國光纖光纜企業要想打破目前海纜市場的壟斷局面,最有效的手段就是‘品質’二字。”在許人東來看,相比較陸地光纜,海纜對于傳輸的可靠性有更高的要求,而且其敷設和維修的成本都非常昂貴,因而海纜只有在“品質”下足功夫,才能顛覆國際客戶對于中國海纜企業的傳統認知,才能挺進發達國家市場。而這也符合了亨通倡導的“全球品質源于中國”的理念。
     
      基于對“品質”的高度重視,亨通此次海試的地點特意選擇了日本海黑潮海域。該海域環境比較惡劣,水流急,一小時流量高達6500萬立方米,給海纜施工的張力控制帶來了極大的考驗。“亨通此舉的目的就是要讓世界了解中國海纜的技術水平和今后承接超長距離、高速率海底光纜工程以及提供海洋工程綜合解決方案的能力。”據此次海試負責人,江蘇亨通海洋光網系統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孫貴林透露,在國內外專家的見證下,此次海試通過不同水深對亨通無中繼海纜和有中繼海纜產品進行了全面測試,數據證明我國的海纜產品已經能夠達到國際公認的海底光纜設計壽命要求,充分顯示了我國光纖光纜企業已經具備參與“海上絲綢之路”建設的能力。
     
      “亨通已經準備好和世界高手過招,尤其是要在歐洲本土展開競爭。”江蘇亨通高壓海纜有限公司總經理李自為表示,海纜不是單一的技術和產品,從前期的設計、敷設到施工和維護,是一個系統化的工程。因此,并不是所有企業都有能力進入海纜市場,這需要企業投入大量的資金,同時具備超強的技術實力,以及豐富的經驗。“如果沒有冒險精神,沒有實干能力,就不要做海纜”。亨通的策略就是尊重市場的客觀規律,針對海纜工程的各個環節打造行業領先的能力,加強技術投入以及人才隊伍培養。目前,亨通的海洋裝備能力已經處于市場領先水平。
     
      尖端領域創新合作  搶先布局海洋觀測網
     
      在推進海洋戰略的背景下,海底觀測網正在成為全球主流國家搶占的新高地。
     
      “海底觀測網是一個非常前沿的技術,在該領域我國與發達國家的差距非常小,某些領域甚至實現了引領。”同濟大學工學博士呂楓表示,我國正在推動海底觀測網的發展,應用空間無比廣闊。在這一背景下,2016年,亨通與同濟大學達成戰略合作,成立“海洋工程技術研發中心”,在海洋觀測網的海底主基站、觀測平臺等組網接駁設備、海底光電復合纜、海工器件和水下觀測網的系統集成、工程施工等領域開展研究。
     
      鑒于海底觀測網技術已經具備產業化和工程應用條件,為了更好地助力我國“海洋強國”建設,亨通和同濟大學決定共同出資,在上海臨港海洋高新園區成立上海亨通海洋裝備有限公司,從事水下觀測網的硬件研發生產、軟件開發、工程施工、數據采集、系統集成及大數據服務。許人東表示,這次合作可謂“強強聯合”。同濟大學在海洋觀測技術領域處于國內以及全球領先水平,而亨通通過近幾年的深度布局也在海洋通信領域擁有了諸多的積累。目前,亨通在海纜上已經有了20多項專利,在技術、制造、工藝上處于全球先進水平,創造了多個世界第一,如2016年亨通在馬爾代夫建設的海纜工程,單根海纜長度達到了312公里,問鼎世界之最。
     
      亨通和同濟大學的優勢互補、強強聯手,無疑將為我國海底觀測網的產業化發展注入新的動力。“海底觀測網的核心能力在于系統設計,全球幾大海底觀測網在核心技術和裝備上都是不同的。亨通和同濟大學攜手成立的上海亨通海洋裝備有限公司的最大優勢就是系統設計。目前,該技術已經在國內外深海和淺海都擁有了一些應用示范,還有很多的合作在洽談中。”呂楓認為,目前已經處于海底觀測網應用爆發的前夜,同濟大學和亨通將結合雙方優勢,以領先的技術和系統解決方案助推我國海底觀測網乃至整個海洋產業的發展。
     
      “事實上,海底觀測網的價值并不僅僅只是海底觀測。”許人東表示,海底觀測網擁有四大應用場景,分別是民用觀測網、專用觀測網、軍用觀測網和科學觀測網。在民用領域,可用于水源地監測、江河湖泊監測、近海漁業監測等;在專用領域,可用于地震海嘯監測預警、海洋監測預報業務等。上海亨通海洋裝備有限公司的愿景是實現海底觀測網核心部件的產業化,并在多個領域實現規模應用。
     
      無論是成為國內首個通過5000米水深國際海纜海試的企業,還是與同濟大學攜手共拓海底觀測網市場,都是亨通深度布局海洋市場的一部分。李自為透露,海洋是亨通集團重點開拓的市場,未來的目標就是“一網打盡”——在“海上”,具備海洋核心裝備研發以及海底電纜的EPC總包服務能力;在“海下”基于海底觀測網平臺,打造多場景的解決方案。
     
      可以預見,隨著海洋戰略的不斷推進,亨通在海洋科技上的創新步伐將不斷加大,亨通海底光纜將進一步打破國外壟斷,挺進發達國家市場;亨通海底電纜將繼續保持業內領先的地位和優勢,加大高端產品的研發力度;亨通海洋裝備則將在海底觀測網上實現更多產業化部署。緊隨時代發展脈搏的亨通,將把海洋產業做大做強。(本報記者黃魚)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亨通線纜再獲七項發明專利授權

      作為光纖光纜領軍企業,亨通線纜始終以科技創新為引領,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和專利成果申報工作,不斷提高員工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和自主創新能力。目前,亨通線纜獨立擁有的發明專利數已增至63個
      2017-04-12
    • 亨通攜手世紀互聯,會擦出怎樣的火花?

      伴隨著“寬帶中國”戰略的深入實施,“全網城市”建設步伐的加快,農村寬帶建設的提速,5G的漸行漸近,以及數據中心的蓬勃發展,在多方利好的驅動下,我國光通信市場保持蓬勃發展。
      2017-05-04
    • 踐行“全球夢” 亨通多舉并行加速擴張海外版圖

      作為一直積極踐行“全球夢”的亨通集團,近年來加快國際化布局,通過收購、投資、合作等多種形式,將技術、產能以及品牌輸送到海外市場。
      2017-06-15
    • 從四款高端特種光纖齊發看亨通技術創新

      從四款高端特種光纖齊發看亨通技術創新

      在日前召開的第九屆光電子中國博覽會上,作為我國光纖光纜領軍企業的亨通,一口氣發布了四款重磅高端特種光纖產品——激光光纖、光子晶體光纖、耐高溫傳感光纖及高可靠海洋光纖
      2017-06-29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