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一汽"綠色制造"巡禮:構建綠色生態圈


    來源:中國質量報   時間:2017-06-17





      “三個車身平臺,同時有六種車型,快速智能切換。”走進一汽模具制造有限公司生產現場,記者親眼目睹了這一神奇技術——柔性主拼核心技術。
     
      這一技術的應用,實現三個車身平臺六種車型的快速智能切換的意義是,降低了制造成本,減少了工位占用面積。
     
      還有,高強鋼板、鋁板等車身輕量化材料的模具設計制造技術;
     
      還有,焊裝三維規劃、設計、仿真軟件體系和數字化技術應用,使焊裝產品從規劃設計到制造完成的周期縮短30%;
     
      還有……
     
      這一系列節能技術成功的應用,構成了一汽集團閉環管理綠色生態圈。

    (資料圖片 來源于網絡)
     
      “輕量化”設計制造蔚為壯觀
     
      綠色制造是一個系統工程,覆蓋產品的全生命周期,從材料采購、研發設計、生產制造、消費使用等各環節都需要進行綠色管理。
     
      日前,應用汽車輕量化材料是節能減排的重要舉措。
     
      一汽模具制造有限公司,積極研究高強鋼板、鋁板等車身輕量化材料的模具設計制造技術,解決沖壓成形過程中回彈扭曲變形大且不易預測、高強鋼板模具易磨損開裂影響壽命、鋁板模具易粘屑等問題,形成鋁板、高強鋼板沖壓模具的開發、制造能力,為實現綠色制造打下堅實基礎。
     
      他們通過開發,采用鑄造合金模具鋼、合金球墨鑄鐵等材料替代鍛造合金鋼,簡化了模具結構,提高了加工效率,減少模具材料使用量,降低了加工成本,很好地實現了精益生產與低碳環保的雙重目標。
     
      公司研制的大梁模具分成多個結構單元,包含設計標準模架、快速定位、互換結構等,實現并行設計、加工,縮短模具設計制造周期,實現卡車大梁多種產品的快速生產、換型,滿足綠色制造產品重用的要求,降低制造成本。
     
      該公司還承接了國家智能專項《基于機器人的汽車焊接自動化生產線項目》,榮獲《中國汽車工業科學技術獎》一等獎。此項目成功打破了國外技術壟斷,實現了汽車白車身的綠色制造。
     
      其中,柔性主拼核心技術的應用,降低了制造成本;高速輸送裝備的應用,實現了焊裝線工位間的高速精確輸送,有效縮短了生產輔助時間;高速工業機器人與節能環保次高頻點焊設備的集成應用,有效降低了生產能耗,減少了焊接飛濺,提高了厚板焊接質量。
     
      產品制造,規劃先行,他們在規劃設計踐行綠色理念。目前,他們的焊裝產品從規劃設計到制造完成的周期已經較”十二五“初期縮短30%。這得益于在焊裝規劃設計領域借助國際先進的三維規劃、設計、仿真軟件體系和設計隊伍的數字化技術應用實力的持續提升。建立了國際先進的數字化焊裝工藝規劃平臺體系,為白車身焊裝工藝規劃實現數字化、三維化、標準化、協同化的發展提供了技術平臺,實現了主機廠和供應商協調利用該平臺對白車身的制造過程進行規劃設計、模擬仿真,實現信息共享、傳遞與發布,實現了規劃制造過程的可視化、系統化和智能化。
     
      此外,在線檢測設備的自主應用、智能生產控制系統的應用也均體現出了綠色智能環保技術對汽車制造技術進步的支持和推動作用。
     
      他們今后的目標是,圍繞綠色產品和智能制造提升制造技術,繼續深化大型覆蓋件沖模鑄件輕量化研究、汽車覆蓋件模具智能化設計及云平臺建設、虛擬試生產等高新智能技術。
     
      “還你一臺全新再制造發動機”
     
      再制造是什么?“把舊機交給我,給你一臺全新的再制造發動機,性能與三包政策和新機完全一樣。”這是一汽解放錫柴再制造基地對用戶的莊重承諾。
     
      今天,伴隨末端產品的大量產生,不可避免的帶來了資源、能源的浪費和環境污染。再制造工程已經成為世界各國普遍認可的末端產品處理方式。
     
      一汽解放錫柴再制造基地自2011年正式投產以來,已累計銷售再制造發動機5000余臺,再制造噴油器30000余支,銷售額超億元。
     
      經過6年的發展,一汽解放錫柴在發動機再制造工藝、電控噴油器再制造、燃氣系統再制造、后處理再制造等技術方面已達到行業領先水平。一汽解放錫柴的再制造配件在保證同等質量和性能的同時,還可節能60%、節材70%、節約材料成本約50%,大氣污染物排放量降低80%以上。據最新測算,一汽錫柴再制造基地每生產5000臺奧威系列再制造發動機,回收的產品附加值接近1.25億元,可節電700萬kW·h,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00噸。
     
      發動機再制造只是一個側面,一汽解放錫柴的綠色制造的成果還體現在以下方面:一是率先應用冷試工藝。2011年起,一汽解放錫柴在行業內率先開展柴油機冷試工藝研究,相對于傳統的熱試工藝,這一技術在大大縮短產品交付周期的同時,可使校車不再消耗柴油,也無需大量的水、電、氣供給,更不會有廢氣排放,做到了真正的低碳環保生產。截至2016年底,一汽解放錫柴產品冷試出廠比例超過90%(不含長換油機型),累計節省柴油約2500噸。冷試工藝研究成果也先后獲得中國機械科學技術獎二等獎、中國汽車工業科學技術獎三等獎、江蘇機械工業科技進步獎二等獎和無錫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等榮譽。
     
      二是應用先進制造技術。長期以來,一汽解放錫柴率先應用了一系列先進的生產制造技術,在保障制造質量的基礎上,降低制造過程浪費。如在惠山基地的重機校車線及臺架試驗上,一汽解放錫柴在國內率先采用交流電力測功技術,其具有高效能量回收功能,符合我國建設節約、清潔型社會基本國策。交流電測功器可兼備動力驅動和動力吸收功能,電能回饋效率達到90%左右。以CA6DM3-50E5的3000小時混合循環試驗為例,整個試驗過程中通過交流電測功器系統回饋的電量為75.8萬kW·h,節約了大量電能,實現綠色生產。
     
      三是積極推進智能制造。一汽解放錫柴基于企業數字化工廠模式,在惠山基地引入智能制造理念與技術,將基地的設計數字化、制造自動化、信息集成化進行融合與提升,并將精益化和綠色化貫穿生產全過程,實現工廠運營管理智能化。截止目前,一汽解放錫柴惠山基地在工廠、產品、工藝、生產線等設計方面,借助相關專業軟件,實現了各領域數字化設計;廣泛應用智能機器人、高效加工中心、智能裝配、智能檢測和綠色環保設備,實現生產線柔性、高效、自動化生產;重點關鍵設備接入工業網絡,借助RFID、條形碼、二維碼等標識技術,實現多數制造數據采集;基本形成涵蓋訂單管理、設計管理、工藝管理、質量管理、物流管理、設備管理、制造數據分析、產品服務各功能模塊為特征的信息化系統框架。2016年,一汽解放錫柴智能制造項目入圍工信部“2016年智能制造試點示范項目”。
     
      今后,一汽解放錫柴將始終堅持綠色制造,以打造“民族品牌,高端動力”為目標,奮力拼搏、昂揚奮進,為推動中國一汽和解放公司自主事業做強做大、為實現人·車·社會和諧發展做出新的貢獻。(本報記者王婭莉)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中國一汽引領智能互聯升級發展

      在今年上海車展上,中國一汽攜旗下紅旗、奔騰、駿派、森雅四大自主乘用車品牌參展,同時著重展示了一汽在智能化、信息化、傳統節能及新能源等領域的前瞻技術成果。
      2017-05-10
    • 中國一汽引領行業智能互聯升級發展

      中國一汽近日攜旗下紅旗、奔騰、駿派、森雅四大自主乘用車品牌在上海向公眾展示,同時著重展示了一汽在智能化、信息化、傳統節能及新能源等領域的前瞻技術成果。
      2017-05-31
    • 中國一汽加速“一帶一路”沿線產能布局

      中國一汽加速“一帶一路”沿線產能布局

      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深入實施與推進,中國一汽以國際化、本地化戰略為總遵循,積極謀劃布局沿線地區市場,開展地產化散件組裝項目、推出海外戰略車型,在為“一帶一路”建設貢獻力量的同時,將國際化、全球化發展作為企業自...
      2017-06-06
    • 中國一汽牽頭組建海外投資機構 加速“一帶一路”產業布局

      從中國第一汽車集團獲悉,該公司聯合中信銀行等五家企業于吉林長春舉行的中國-東北亞博覽會上簽署協議,宣布共同組建海外投資公司,加速在“一帶一路”沿線的產業布局。
      2017-09-07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