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巴西、歐洲、南非、澳大利亞、泰國……中國中車股份有限公司(下稱中國中車)的軌道交通產品目前已經遠銷全球六大洲的102個國家和地區,尤其是被稱為“國家名片”的高鐵也已在諸多國家投入使用。可以說,中國中車這個代表著我國科技力量和創新形象的“列車”正在全球市場上穩步行駛。
“我們的戰略目標是成為一家受人尊敬的國際化公司,而知識產權就是助力該目標實現的有效手段。”中國中車科技管理部知識產權處副處長王乾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中國中車經整合成立后,圍繞“轉型升級、跨國經營”的國際化戰略,進行了一系列的知識產權變革,確定了國際化的專利戰略,加快了“走出去”的步伐。
專利鋪就的企業上市坦途
2015年,備受資本市場關注的事件之一莫過于中國中車的上市。當年6月,經國家有關部門批準后,中國北車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南車股份有限公司按照對等原則合并組建成立了中國中車,并在上海證券交易所和香港聯交所成功上市。其受到了資本市場的熱烈追捧,在股票市場一路高歌猛進,市值甚至一度高達美國波音和空客的總和。
對上市公司而言,專利是展現企業技術實力和創新能力的重要指標之一,備受投資者關注。在中國中車的上市過程中,專利可謂功不可沒。王乾表示,在上市前的資本評估過程中,知識產權狀況評估是一項重要內容,為此,中國中車聯合第三方機構進行了評估工作,主要圍繞知識產權運用、近5年的專利增長、海外知識產權風險等情況進行了詳細調查,并獲得了優良的評級結果。
“較強的專利實力展現了中國中車的自主創新能力,有效增強了投資者的信心。”王乾回憶,在香港進行路演時,投資者就特別關心中國中車的核心專利、專利布局等情況,而其依靠較強的專利實力,打消了投資者的疑慮。
目前,中國中車已經儲備了較為雄厚的專利資產。據了解,截至2017年6月,其已累計提交專利申請3.2萬件,包括發明專利申請1.38萬件、實用新型專利申請1.64萬件、外觀設計專利申請1234件,其中已有2.15余萬件專利申請獲得授權。值得注意的是,據2016年中國專利技術開發公司發布的《中國企業專利獎排行榜》顯示,中國中車以榮獲38件獎項位列全國第二。
“在軌道交通領域,中國中車的專利儲備已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王乾表示,目前中國中車正在實施“總量適度、質量提高、國際布局”的專利申請策略,以實現專利數量與質量共同發展。
與時俱進的IP管理模式
國際化是中國中車的發展目標,而成功出海的關鍵要素之一無疑是具備較強的技術實力。近年來,中國中車圍繞“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持續完善技術創新體系,實現了高速動車組牽引控制系統、制動系統、永磁電傳動系統等一系列核心技術的突破,技術水平位列世界前列。
“為了支撐國際化的戰略目標,保障相關產品順利出海,知識產權管理也必須與時俱進,為此,中國中車也一直在修煉知識產權‘內功’。”王乾介紹,隨著管理制度的不斷完善,近兩年,中國中車的知識產權工作主要發生了四大變化:研發人員的專利保護意識由被動變為主動;知識產權人員的工作任務從簡單變為復雜;專利申請從追求數量轉變為追求質量;從注重國內專利申請轉變到注重全球布局。“為了提升‘走出去’的知識產權競爭力,中國中車將發明專利申請的比例從兩年前的50%提高到現在的70%,尤其是對技術人員提交專利申請文件的審核變得更加嚴格。”王乾表示。
此外,由于中國中車的相關技術采用的是技術引進和自主創新相結合的路線,因此,對知識產權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王乾介紹,在“復興號”高鐵的研發過程中,中國中車主要采用了兩方面的措施來保障其順利出海:首先,嚴格要求研發人員不得利用外方擁有知識產權的技術,并對技術方案與引進技術比對,對于發現的問題要求進行修改;其次,在全球范圍內檢索國際同行的專利,進行侵權風險分析和評估,對可能侵犯他人專利權的技術進行規避設計。
國際視野的專利戰略思維
2016年,中國中車的國際市場表現搶眼,國際業務簽約額約81億美元,同比增長40%。目前,中國中車的軌道交通產品已經進入全球六大洲的102個國家和地區,全球83%有鐵路國家的軌道上均行駛著中國中車的列車。
“目前,中國中車的企業規模位居世界第一,年銷售額超過龐巴迪、西門子、阿爾斯通三大跨國競爭對手的總和。”王乾表示,在開拓海外市場過程中,專利發揮了重要的作用。他舉例說,今年5月,中國中車剛獲得美國費城不銹鋼雙層列車的訂單。為了做好該項目,中國中車早在2015年底就開始針對相關技術進行專利檢索分析,同時積極開展專利布局,在2016年,就在中國和美國共提交了13件相關專利申請。“正是這種尊重知識產權、重視專利保護的做法,讓中國中車贏得了美國客戶的認可,成功拿下了美國費城的項目。”王乾表示。
事實上,為了支撐國際化的發展戰略,中國中車在專利布局方面也作出具體規劃,如加大提交國外專利申請的力度,要求國外專利申請占到專利申請總量的10%,并確立了提交國外專利申請先于國外市場開拓的布局方式。“中國中車在進行國外專利布局時會綜合考慮目標市場、國際同行等多種因素,不會拘泥于現有市場和格局,而是著眼于長遠,適當先于市場。”王乾表示,2016年,中國中車共提交國外專利申請303件,比2015年翻了一番。截至目前,中國中車已提交國外專利申請1213件,覆蓋美國、歐洲、日本、澳大利亞、新西蘭、南非、俄羅斯等國家和地區。
“專利對中國中車的國際化進程至關重要。未來,我們計劃國際專利申請的占比將達到公司專利申請總量的50%。”王乾表示,中國中車圍繞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正在積極行動,目前,在沿線的30多個國家已提交專利申請100多件。(裴宏 實習記者劉葉婷)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