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日午間,中國電信發布了上半年業績報告,實現了營收利潤雙增長。同時,報告也透露了關于5G的未來發展規劃。
報告顯示,2017年上半年,中國電信實現了營收穩步增長,其中服務收入增長6.8%;移動服務收入同比增長12.2%,;新興業務收入占服務收入比為45%,較上年同期提升6個百分點;以7.4%的增長幅度實現了125億元凈利潤。
對于成績的取得,中國電信在董事長報告書中強調了轉型戰略對公司發展的重要貢獻,也介紹了發展移動業務、寬帶業務和新興業務的具體舉措。
中國電信在報告中稱,2017年上半年著力構筑4G網、物聯網、全光網三張精品網,網絡優勢進一步強化。全面完成800MHz頻段重耕,建成優質全覆蓋的4G網絡;同步部署VoLTE,形成試商用網絡能力,為移動語音業務升級奠定基礎。依托800MHz 4G網絡,充分發揮低頻優勢,率先建成全球首張覆蓋最廣、規模最大、質量最優的新一代物聯網(NB-IoT)網絡,已全面實現商用,贏得物聯網業務發展的網絡優勢;持續推進光網建設,城鎮以上區域光網家庭覆蓋率達到92%,用戶平均接入帶寬達到62Mbps;在主要城市按需部署千兆接入能力,擴大數據中心互聯網絡(DCI)覆蓋范圍,推進融合、集約的內容分發網絡(CDN)建設,進一步提升高速優質的端到端網絡體驗。分析認為,依托于以上三張精品網絡中國電信市場規模得以不斷擴大。
值得注意的是,報告也透露了對未來發展的規劃。業界普遍關心的5G問題也有了答案。
報告顯示,中國電信加快網絡演進。一方面,深度參與5G標準制定和技術試驗,積極研究4G向5G演進組網方案,并將在6個城市進行5G網絡外場試驗,聯合各界合作伙伴共同開展5G應用及解決方案研發,為5G發展進行儲備;另一方面,穩步推進網絡智能化演進,加快軟件定義網絡(SDN)、網絡功能虛擬化(NFV)等技術的引入和部署,推進網絡與IT實現高效協同,逐步構建靈活、敏捷、彈性可擴展的新一代網絡,打造隨選、可視、自服務的全新網絡體驗。
目前,中國電信正在積極參與5G國際標準制定工作,已經提交國際標準化文稿167篇;推動關鍵技術研發驗證,在超高密度組網、高頻通信等方面做出重要貢獻;建設5G聯合開放實驗室,實現大規模天線等技術的突破,并已經申請完成5G專利59項,在國家重大5G專項項目中4項是牽頭單位。
8月初,中國電信在雄安新區召開了雄安國家骨干網暨5G創新示范網啟動大會。會上,中國電信宣布在雄安建設5G創新示范網,將充分發揮5G網絡超高帶寬、超大連接、超低時延的特性,重點推動如基于5G的無人駕駛示范、5G網絡環境下的移動遠程醫療、5G支撐的城市級別物聯網等應用,促進網絡技術與產業應用的緊密結合,使5G創新示范網不僅服務于新區智慧城市的建設,更能夠引領全國甚至全球的產業發展趨勢,踐行創新發展示范區的歷史使命。
中國電信在報告中強調,對于未來,將推進轉型3.0,推進網絡演進、平臺開放、深度合作、供給升級,做強各自的長板,強化生態協同,攜手合作伙伴共建“生態魔方”,促進各業務生態更加繁榮,構建未來新的增長空間。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