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底,一條總投資達387億元,規劃月產能4萬片,設計工藝為28nmLP/HKMG-14nm先進工藝的半導體晶圓生產線正式開工建設。半導體作為戰略性、基礎性、先導性產業,它的發展對于推動我國制造業轉型升級、提高國家信息安全均具有重要意義。長期以來,我國一直把半導體產業作為重點產業予以扶持。因此,上述項目建設一經啟動便引起了業界的廣泛關注。而該項目的建設實施者上海華力微電子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力”),作為國家“909工程”承擔實施單位,一直擔負著推進我國半導體產業發展、追趕國際先進水平的重任。
(圖片來源:互聯網)
國企的堅持 推動半導體產業發展
華力公司肩負使命,致力于解決國內IC設計公司急迫的產能需求,華力一期現已步入穩定階段,華力二期即將啟程。
半導體產業是培育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信息經濟的重要支撐,在信息技術領域的核心地位十分突出。國家為了促進半導體產業發展先后實施了“908”“909”工程,出臺國發〔2000〕18號文件、國發〔2011〕4號文件、《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發展推進綱要》等政策給予扶持。然而,發展半導體產業的困難也是有目共睹,作為資金密集、技術密集、人才密集型產業,每一項進步都需要付出巨大努力。對于這一點,華力公司有著獨有的體會。
“早在2010年,華力第一條12英寸產線建立,就是我們明確針對國內12英寸集成電路制造產能嚴重不足的這一實際情況做出的比較堅實的投產部署。那時,恰逢全球金融危機剛剛過去,半導體產業處于全面復蘇階段,未來的產業狀況也不是那么明朗。對于一條全新的產線,我們在缺少經驗的情況下,既要抓緊時間建設,又要為未來3.5萬片月產能制定產品戰略。之后的幾年,從華力順利驗收第一條產線和緊接而來的滿載運營來看,華力走過了幾年艱苦摸索的道路,但也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果收獲。隨著產業景氣度的提高和移動互聯應用的廣泛推廣,目前華力抓住機遇已逐步進入中國及全球主流純晶圓代工廠的行列。”華力副總裁舒奇告訴記者。
作為國有企業,華力公司有著自身必須肩負的使命,這也是面對挑戰,華力公司依然走出一條創新之路的重要原因。“國有企業必須肩負國家賦予的企業使命,華力也不例外。而這也成為華力的一大優勢——對本企業需要肩負的責任和完成目標的那份確定。這種確定直接的結果是提升企業運營的穩定性。”舒奇說。
建廠之初,華力公司就致力于解決國內IC設計公司產能供給不足這一現狀,充分利用“十二五”期間及后來的“十三五”期間的產業扶植政策,華力逐步建立起55-40-28nm的多項工藝平臺。它的建成有力滿足了國內IC設計用戶對晶圓制造產能的需求。目前,國內IC設計公司訂單在華力的營收構成中,占比超過50%。從這個側面也反映出華力的行業定位與工藝水平。
隨著華力一期步入成熟穩定階段,華力適時啟動二期建設工程。2016年底,華力投資387億元,開工建設另一個12英寸晶圓生產線,規劃月產能4萬片,設計工藝為28nmLP/HKMG-14nm。二期項目的建成將使華力公司的競爭力進一步提升。
目標國際領先 打造創新人才兩基石
對于未來企業發展可能遇到的困難,華力公司已經做好充足的準備。工藝技術從28納米起步,最終將具備14納米三維工藝的高性能芯片生產能力。產業競爭規模效應是第一比拼因素,在這方面華力已做出了前期的投資。
近年來國際半導體產業環境在資本和技術演進方面發生了很多變化。由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引領的移動互聯時代進入成熟期,主要標志就是市場體量較大,但增速趨緩。此外,國際廠商間的并購整合時有發生,使得國際產業環境出現了新的變化。這對中國半導體產業的發展提出了新的挑戰。
對此,舒奇指出:“半導體產業的并購整合往往和更好市場表現以及更優技術效果有著潛在的關系。通過整合并購,可以擴大原有的市場份額,追求更高的市場毛利;同時也可以通過資本手段短期內獲得關鍵的知識產權乃至稀缺的人才資源。中國半導體企業這些年也頻有整合并購的市場行為,雖然目前碰到了一些阻力,但市場經濟下的正常商業行為終究是會慢慢成型的。這種看似有些緩慢的節奏正好也給了我們沉淀時間,因為半導體產業的并購整合往往要比其他產業復雜得多。技術需要吸收,人才需要留住,有時還面臨被收購企業當地文化的沖擊,對其中的困難需要做充分的準備。”
華力公司對未來發展中存在的困難有著清醒的認識,也做出了充分的準備。晶圓代工產業是需要持續投入的產業,華力肩負“909”工程二次升級改造的重任,工藝技術從28納米起步,最終將具備14納米三維工藝的高性能芯片生產能力。產業競爭規模效應是第一比拼因素,在這方面華力已做出了前期的投資。
除產能規模之外,技術創新對于一個企業的長期發展也非常關鍵。半導體是一個永不停歇的行業,新技術、新市場不斷出現,摩爾定律持續不斷向前演進,逆水行舟,不進則退。這就不斷推動企業向前發展,而技術創新則是這一過程中核心的環節。因此,華力公司在技術創新方面也做了長期的布局。
首先,知識產權是創新的原動力,對于一家科技企業來說,知識產權的擁有數量和知識產權意識是至關重要的。多年來,華力在引進國際先進半導體技術的基礎上也不斷開發出眾多具備自主知識產權的工藝。同時在全球化競爭下,華力始終重視對同業企業知識產權的尊重,以此來創造良好的競爭環境。
其次,技術創新還離不開高素質的人才,人才戰略正成為華力公司推進發展的重點。人才的吸引需要人才高地的建立。上海致力于打造全球科創中心,上海本身的地緣優勢也成為了華力吸引全球優秀半導體人才的一個顯著優勢。多年來的運營使華力內部形成尊重人才、善待人才的企業文化,這對于留住人才至關重要。華力一期已經積累了為數不少的、具備12英寸芯片制造經驗的行業人才,而華力二期的藍圖規劃和較高的行業發展定位又成為吸引未來人才的關鍵因素。據悉,未來華力生產基地還將會配套很多員工生活、福利等設施,讓員工工作生活沒有后顧之憂。
5G商用在即,5G高速傳輸帶來的汽車電子方面技術革命,以及人工智能的全面發展都將給半導體產業帶來全新的機會,也將對現有產業格局帶來挑戰。半導體產業機會不斷增加,也需要從業企業不斷發展。華力公司以國企重任為使命,以產能規模與技術創新為基石,正在成為國內領先且國際市場具有一定競爭力的公司。(記者 陳炳欣)
轉自:中國電子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