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營銷活動不能程式化


    時間:2013-08-20





      在企業做內部刊物的編輯,時常可以接觸到來自基層單位的稿件。每次公司開展大型的業務營銷活動,各單位的通訊員們就會及時把活動現場的照片發過來。說句心里話,大家的熱情是好的,但是看著電腦里一張又一張近似雷同的照片,筆者不禁捫心自問,營銷工作到底怎樣開展更有效?我們的營銷活動能不能更個性一些?怎么去避免營銷活動的程式化?

      解決以上問題,首先要弄明白的就是何謂營銷。簡單的講,營銷就是通過某種方式讓更多的人了解產品然后產生購買欲望。在這樣的概念里出現了三個關鍵詞:方式、了解、欲望。因此我們大可通過如何破解這三個關鍵詞來提升我們的營銷效果,避免再出現營銷活動的千篇一律的那種程式。

      首先方式的問題。目前,我們在開展營銷活動時,一般常見的就是搭個展臺,放上幾把椅子,桌子前擺放上業務展板,然后就是我們的營銷人員手拿宣傳單頁向過往的行人進行分發了。這種模式現在是太普通不過了,人們對此似乎已經出現“審美疲勞”。如果再推出類似的營銷活動,其營銷效果大可以想象。其實我們中國人在如何營銷上不缺乏想象。據史料記載,在1915年的巴拿馬博覽會上,快到展會結束,茅臺依然毫無斬獲,一位中國代表心生一計,佯裝失手摔壞了一瓶茅臺酒,頓時酒香四溢,使評委們一下子被吸引住了,經反復品嘗后一致認定‘茅臺酒’是世界最好的白酒,于是向茅臺酒補發了金獎。因此營銷方式要出新,關鍵要特、要奇、要出其不意,讓更多的人能記住。

      其次是了解的問題。其實這一問題與上面的第一個問題是前后呼應的。有了讓人樂意接受的營銷方式,受眾才有機會去了解、去關注產品。但是又出現一點就是如何讓高高在上的產品被普通民眾所熟知,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目前的通信業務非常繁雜,既使是企業內部的員工,不是費上一番功夫也可能不太了解。因此,在讓受眾了解的過程中,我們不可能指望老百姓個個是專家,這就需要我們用受眾可以接受的語言,用最接近平白的表達方式把業務的主要特點傳遞出去,讓客戶能真正的了解。

      第三是購買欲望的問題。現在的通信產品、通信業務其實已經非常普及了。但是為什么我們還這樣不遺余力的去營銷、去推銷我們的業務呢?一個重要的方面就是客戶依然在尋找適合自己的業務。我們營銷過程所在的,就是把客戶內心深處的那點“小算盤”如何與自己的業務更緊密的貼合在一起,讓他(她)覺得:這個業務就是為我量身定做的。也只有此,我們的營銷活動才能真正勾起客戶的購買欲望,達到我們的營銷目的。

      營銷不難,但是營銷也不能做成程式化的東西。要把營銷工作做好,其實說到底,就是與客戶真心的交流、與客戶真心的溝通,讓客戶感覺真心的滿足。(王其斌)

    來源:中國信息產業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