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藥行業由于企業眾多、模仿者不斷,在探索如何拓展和保持市場需求的同時,經過幾年洗牌后存活下來的企業還需考慮提高自身整體實力的方法。醫藥企業必須認識到,要想長久發展,在建立完善物流、售后服務、產品檢驗等配套環節的同時,還要建設通用交易平臺和分銷商渠道網絡,使醫藥產品更加適應靈活多變的市場需求,為此,醫藥廠商在營銷時最應該修煉“五堂課”。
先有“品”再有“牌”
多年來,經過監管部門、企業和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醫藥市場進一步規范,藥品質量也有了很大提高,但產品及品牌同質化競爭依然嚴重,甚至愈演愈烈。行業總體用戶滿意度不很高;大眾產品低質、低價的自殺式競爭有增無減;從業企業素質參差不齊,市場操作中違規現象不斷,如過度承諾、夸大宣傳,侵犯他人商標、知識產權等;行業總體技術創新能力不足,眾多企業只關注眼前的市場,而忽略其他市場;一些既無科技隊伍又無研發能力的企業,生產中偷工減料,粗制濫造,產品質量低劣;無視國家知識產權等方面的法律,對名牌企業的產品進行模仿。這些嚴重毀壞了整個醫藥行業的信譽。
注重產品力才是最好的品牌,門面好看還要靠門內的功夫來支撐。醫藥企業如果將九分的力氣都放在裝修門面上,門內的地基都沒打好,那只能是空中樓閣。所以,藥企應先做企業的“品”,再做企業的“牌”,有牌無品的企業即使成為標王也難逃落馬的下場。
重建設更要重維護
目前,我國醫藥生產企業在產品經銷渠道的建設與維護方面,“功課”做得不夠好,主要表現在重建設輕維護。醫藥廠家為了占領一個區域市場,都會積極地開拓經銷渠道,不遺余力打廣告、派業務員廣泛搜尋經銷商,前期為建設銷售網點投了不少人力、財力、物力。經銷商打了款、進了貨,最初遇到困難時廠家一般會及時解決,但一段時間后,廠家對經銷商提出的問題或是口頭答應執行起來遙遙無期,或是以種種理由推諉,在售后服務、年終返利、售后支持等方面“賴賬”。
在經銷渠道維護方面,一些小藥企做得更好。這些小廠尊重他們的經銷商,說到做到甚至高于承諾來兌現。經銷商覺得廠家仗義,自己能賺錢又能得到廠家尊重,舒心而踏實,他們會不遺余力地幫廠家推廣產品,市場渠道由此打開。而一些大藥企則有“店大欺人”的嫌疑。在開拓省級或地區市場時,為了規避前期開拓風險去發展省級地級代理商,一旦渠道健全了就過河拆橋,經銷或代理的網絡統統改為直銷,原來的讓利全據為己有,對那些追著廠家要求兌現承諾的,隨便找個理由“卸磨殺驢”。多少曾經響當當的品牌現在不見了,不是因為質量、價格,而是因為渠道。
理念和手段要創新
一些傳統的老牌醫藥企業由于缺乏創新、技術老化、營銷手段陳舊跟不上市場的變化,在行業快速發展時期“掉隊”。這類企業有著共同的特點,一是進入行業時間長;二是都曾經在行業處于領先地位;三是對市場的影響力大。正是因為有這樣的特點和優勢,使得這些醫藥企業認為他們可以左右市場的發展,可以不管市場的變化和需求的變化,只埋頭拉自己的車,不抬頭看行業發展之路,脫離了行業發展的主渠道。這類藥企如不及時調整自己的策略和方向,將會越來越遠離行業發展的春天。
但也有不少醫藥企業能夠勇于面對現實,及時調整經營策略,緊跟行業發展腳步。有研發能力的企業紛紛進行技術創新,產品升級,充分利用自身的技術優勢以擺脫競爭跟風模仿,不斷用創新創造藍海,讓競爭對手無法追隨。
醫藥行業由于其特殊性,引進高新技術和先進營銷理論、營銷思想勢在必行。而醫藥行業概念化宣傳仍很嚴重,整體創新能力不夠,產業發展亟待升級。同行之間需要從惡意競爭向競合、共贏升級,服務需要從單一服務向全程服務升級,市場營銷需要從價格戰、促銷戰向策劃戰、價值戰升級,國際業務拓展需要從產品出口向技術出口、專利出口升級。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