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商家借倫敦奧運上臺階


    時間:2012-04-20





    “奧運商機”一直以來都是中國制造業擴大市場份額的敲門磚,而即將到來的2012倫敦奧運會更承載了許多中國企業的夢想。但“貼牌加工”的微利已不能滿足中國商人的需求,中國眾多民營創意企業也開始尋求奧運商機,期待通過國際性盛會讓世界看到他們的光芒。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中國外貿研究部研究員李健認為,中國制造業貼牌生產還是擁有自己的品牌,取決于企業所擁有的比較優勢以及處于國際分工的哪項環節。他指出,中國相當多數的制造業企業,在今后的很長一段時間內仍然要從事貼牌生產和出口。


      從代工到品牌


      倫敦奧運給中國制造業企業帶來了不小的商機,尤其是奧運相關商品的制造與出口更是中國加工企業的傳統優勢領域,除此之外,倫敦奧運還是中國制造業企業向全球推廣自有品牌的極佳平臺,如奧運贊助商、相關廣告投放、體育產品贊助等。


      其中,貼牌加工企業更是迎來了新一輪的生產旺季。記者連線了義務、寧波的多加貼牌加工企業了解到,他們正在為倫敦奧運趕制商品。負責生產奧運吉祥物的鹽城彩虹工藝品有限公司辦公室王主任表示,新一批趕制的奧運吉祥物已經完工。而因南美世界杯聞名的“嗚嗚祖拉”之父鄔奕君也表示,為2012倫敦奧運設計的小喇叭已經運到歐洲。


      英國《每日郵報》的一則消息指出,在2012年倫敦奧運會網站上列出的194種紀念品里,只有9%是在英國本土制造,而其余的91%則來自海外。其中中國生產了62%的倫敦奧運會紀念品。英國國內諸如皇家道爾頓、韋奇伍德、強生兄弟公司、達廷頓水晶之類的知名企業雖然都被要求“身先士卒”生產奧運主題產品,然而印有英國國旗和倫敦著名地標產品,包括優質骨瓷茶壺、茶杯、茶碟、花瓶和碗盤等都卻都是在遠離英國的泰國和中國生產的。


      這雖然從側面體現出英國制造業并沒有很好的抓住本土舉辦奧運的商機,卻也同樣隱射出中國制造業中部分貼牌加工企業依舊在重復著過去十幾年的生產路線,賺取低廉的加工費用以維持企業生存。


      除了貼牌生產,通過奧運會等體育盛事,樹立自己的品牌,一些中國商家已經取得了成功。回想當年安踏老總丁志忠1997年開始實施品牌戰略時,市場幾乎被幾個歐美強勢品牌壟斷。丁志忠另辟蹊徑,以營銷作為突破口,先是與中國國家乒乓球隊簽訂協議,聘請世界冠軍孔令輝出任品牌形象代言人,從國內中小城市入手,建立自己的品牌和銷售網絡。從1999年起,以孔令輝為代言人的電視廣告出現在中央電視臺上,在該廣告播出兩個月后,全國的訂貨商開始蜂擁至安踏工廠。2000年悉尼奧運會上,孔令輝奪得乒乓球男子單打冠軍,安踏也借此一戰成名。


      民營創意企業游走奧運


      倫敦一直試圖將2012年奧運會辦成首屆“數字奧運”。其與創意產業有關的合同價值達到了25億英鎊,這讓許多中國民營創意企業看到了商機。


      倫敦是著名的“創意之都”,被評為全球最“酷”的城市。每年210億英鎊的產值,已然使創意產業成為倫敦的第二大支柱產業。專家預計,到2012年倫敦奧運會時,倫敦的創意產業產值將達到300億英鎊,超過金融服務業成為最大的產業部門。


      而根據倫敦投資局給出的數字,投資倫敦的每8家中國企業中就有一家和創意產業有關。華江文化公司就是其中的一家,獲得了“倫敦2012年奧運會”徽章類別的獨家特許運營權——本屆倫敦2012年奧運會官方推出的2012款徽章,將全部由華江公司負責設計、生產,并在全球范圍內負責整體獨家運營。當被問到為什么要著重強調“獨家”時,華江文化公司的市場經理告訴記者“華江公司之所以很多情況下要簽署獨家的權益,就是考慮到充分尊重和利用大型賽事的知識產權,知識產權可以很好的保護像華江這樣的企業,幫助企業的發展。”他強調說“面對盜版:我們有中國奧委會、倫敦奧組委的雙重防偽標簽,每個零售渠道我們都會授權備案,頒發證書。”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