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揭秘小米的營銷戰術


    作者:潘欣    時間:2012-04-16





      從產品端來看:

      1、定位于發燒友手機,核心賣點其實是高配和軟硬一體。我覺得這種定位是一個“偽”定位,我之前說過,小米手機的第一批用戶應該是有兩部手機,一貴一廉,小米是取代那部廉價手機的。小米定位于發燒,把手機一個簡單的產品復雜化了,會讓部分用戶望而卻步。

      2、產品的研發采用了“發燒”用戶參與的模式,當然這也可以理解為一個炒作和前期預熱的噱頭,但這確實也是一個全新的產品形式。這個問題的核心就是小米貌似想通過這種“手機2.0”的方式取悅于用戶,但是有可能適得其反。畢竟越想滿足、越滿足不了用戶的需求,況且這只是一部分“發燒”小眾用戶。他們的需求就算是真實的,也未必符合更大范圍用戶的需求。雖說是發燒手機,但再發燒,小米也得指望這手機走量吧?

      3、目前看,這產品硬件“無敵”,但不知道10月正式發售的時候是否依舊無敵?這是個關鍵。軟件,目前應該還遠遠不夠支撐雷老板的夢想。未來,不知道google和MOTO的聯姻會否給小米帶來不利的影響,待驗證。

      4、包裝。小米說的很多,我沒記清楚具體的,也不再查資料了。只記得是特別承重抗摔,我理解這也是小米突出自己產品品質的一種方式。

      5、售后服務似乎從未見小米提及,我覺得這是用戶最關心的幾個點之一。希望不會成為小米的致命傷。
      從定價端來看:

      1999元的價格對于這款高配手機是具有很強殺傷力的。從這個定價也可以作證這手機一點也不發燒,真正的發燒友壓根不在乎價格。

      無論從成本角度還是雷軍對蘋果的膜拜角度,這個價格應該是沒有再降價的空間,也不會考慮降價銷售的。可以說,這個價格直接就讓小米背水一戰了。對此,我有疑慮。畢竟小米不同于蘋果,蘋果是有足夠強勢品牌的,也是從ipod開始真正在大眾中樹立起自己形象的,而不是iphone。換做我,會給自己一定回旋的空間。當然,雷軍對自己的產品有足夠強的信心和市場分析,他們的決策應該是有依據的。我畢竟只是沒有任何數據支撐的理論上判斷。

      從促銷推廣端來看:

      其實,這才是這個問題的核心吧。只是我覺得4P分開看也許看不清,我習慣了從產品端出發看問題。

      說回產品的品牌和定位。從品牌角度看,我感覺小米過于注重功能性訴求的表達,缺乏情感性訴求和自我表現性訴求的表達。其實,前期的用戶參與完善小米手機是可以更好的包裝成情感訴求的表達,可惜還是被小米表述成了比較技術化、產品化的方向。發燒友手機算是一種自我表現性的訴求方式,只是我總覺得這個訴求和小米的實際目標用戶有所偏差。希望我是錯的吧。

      再來說推廣。前期預熱夠足、夠長、夠吊人胃口,這也是基于蘋果的習慣套路,也是基于雷軍在業內的光環效應。這并不是什么公司都可效仿。除非你覺得自己地位和雷軍差不多或比他更高。

      至于傳播手段,大家能想到的,小米也都用了,不一一贅述了。

    但發布會還是值得說說的。不論小米或雷軍怎么說,我及包括我的一些朋友都覺得這是一幕“向蘋果和喬布斯致敬”的發布會。我覺得這應該以觀眾的視角為準。正基于此,個人覺得最后雷軍系摔iphone的行為和這個發布會的大基調是不協調的,也是相悖的。我覺得這個創意很失敗,最起碼從我個人角度看,我覺得小米的格局因此顯得小了許多。

      關于小米負面的信息,主要集中在魅族jw上。拋開是非,我倒覺得這對于小米的銷售來說沒什么大影響。這種業界的雞零狗碎對于消費者而言,壓根不關心。

      時間點的把握上,我覺得偏早,一個十月才發售的新品牌手機,提前2個月開發布會,這中間需要小米不斷的制造可持續的傳播點才不致于讓消費者熱情冷卻。畢竟,小米不是蘋果啊。而且,過早的把第一款手機的底牌暴露出來,似乎對于競品而言也是個利好啊。

    從渠道端來看:

      全線上售賣的方式,節約成本,很時尚感,這是可以加分的。但我始終相信,小米未來還會走線下的傳統手機銷售方式,也一樣會走運營商定制的方式。只是目前小米還是個初生者,渠道和運營商的談判難度我相信很大,沒有那么快速達成合作。這兩者也是要觀望小米的實際銷售狀況。

      至于物流和庫存是凡客支持,我覺得這都無所謂。反正我作為消費者不關心這個。對于小米,這肯定是節約成本的。(作者:潘欣)

    來源:湖北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