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廣告市場營銷呈現三大趨勢


    作者:晉雅芬    時間:2012-03-29





    近日,央視市場研究(CTR)媒介智訊對去年的廣告數據進行深入分析。從調研結果可以看出目前營銷呈現三大新趨勢。

    趨勢一:從單一媒體到多終端整合

    在融媒概念不斷傳播強化后,媒體融合已經將媒體生態帶入到下一個階段:從“媒介”到“終端”。這意味著,內容傳播打破媒介形態的限制,受眾可以選擇任何終端設備獲取某一媒介上的內容。至此,媒介與終端不再是一一對應的關系。

    目前來看,媒體通過多種方式轉向終端化發展,媒體間優勢內容相互輸送,例如網臺之間的節目輸出與互動、平媒與網絡的內容合作等;媒體開始移植可與受眾有效互動的新方式,例如1號店將戶外媒體與手機終端通過二維碼掃描的方式做捆綁,使戶外媒體變得生動有趣;媒體的生存模式向寄居蟹模式演變,例如電視機不再是傳統電視媒體專屬,IPTV、視頻網站也都占據了電視機。因此,廣告營銷也必須多終端整合,廣告的形式或創意最好能適合多終端傳播,將分散的注意力聚焦在統一的營銷核心上。

    趨勢二:從固定接收到無縫傳播

    傳統的接觸模式下,人們被要求在固定的時間接觸固定的內容。但在終端化的新模式下,人們可以在任意時間接觸任意內容。可以用手機看《新聞聯播》,也可以晚上10點在網上看。這就形成了多終端的無縫傳播模式。這種新型的傳播模式促成了跨終端、跨時間、跨空間的分享圈。內容會同時輸送到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受眾通過關注各種終端獲取節目內容后,隨時隨地又通過各類終端進行內容信息分享。

    由于受眾的信息接觸和分享模式變化,廣告主和媒體決定營銷時間和地點的傳統營銷模式也隨之改變。首先,廣告投放不再固定時段、固定位置,與受眾出現的時間位置相匹配的精準定位投放將變成主流。其次,廣告基于受眾定位的即時投放。當目標受眾在某個媒體終端出現時,廣告便會自動投放到受眾面前。

    趨勢三:從注意力轉向復合力

    傳統營銷模式以播放型為主,媒體將大量信息灌輸給受眾,希望受眾在強大宣傳攻勢下被俘。在這個過程中,營銷的是時間或空間,手段自然就是硬廣告,而收視率作為唯一的衡量標準將“注意力”進行售賣。

    在售賣方式的轉變基礎上,營銷模式也從播放型轉向二次傳播模式。在這種模式下,創意就變得舉足輕重,能夠引發受眾的病毒式傳播。這其中,注意力、傳播力、轉化力等因素共同決定了傳播范圍和深度等效果。也正是基于傳播模式的變化,營銷方式更加注重情感到達。情感的滿足可以通過體驗、微營銷等互動方式得以實現。

    營銷模式的升級意味著廣告主對媒體的要求越來越高。CTR媒介智訊指出,不管是受眾與市場的需求推動,還是政策由上而下的調整,都決定了單一的注意力營銷將被多元化的復合力所取代。(作者:晉雅芬)

    來源:中國新聞出版網/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