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百思買“曲線回歸”營銷中國市場


    作者:吳文坤    時間:2012-03-16





      有跡象表明,百思買重返中國市場的步伐并未完全擱淺。

      記者近日獲悉,百思買旗下自有品牌影雅、箭魚與新七天電器網簽訂了為期數年的獨家授權網絡銷售代運營協議,開始在中國市場拓展電子商務渠道。據了解,百思買的自有品牌此前只在五星電器的門店銷售,后者是中國家電零售連鎖企業之一,于2006年被百思買收購。此舉被業內人士認為是百思買“曲線回歸”,意在為后續開設實體店、重返中國市場作準備。

      自有品牌開拓網銷渠道

      上述合作消息于2月21日得到了新七天電器網確認。該公司品牌總監田原表示,百思買與新七天電器網去年底就達成了意向,本月雙方的合作最終確認并簽訂了協議,新七天將獨家代運營百思買自有品牌影雅、箭魚在中國市場網絡銷售,相當于“中國網絡銷售總代理”。

      資料顯示,影雅、箭魚均為百思買旗下的獨家品牌,前者產品主要為一系列電子消費品,其中包括電視機、藍光播放器、家庭影院、音響產品等視聽解決方案,后者產品涉及電子連接線、移動電話、游戲和電腦配件,以及擁有無線音頻專利技術的各項音頻設備。此前,上述品牌在中國市場的銷售主要通過五星電器進行。

      記者了解到,新七天電器網目前除已經準備在自己的網站為上述品牌開設專有頁面外,也將做好線上渠道的進一步拓展。

      百思買“曲線回歸”?

      去年2月,百思買決定關閉在中國內地的9家百思買門店,同時也將關閉其在上海的零售總部。不過,百思買不愿意將此解讀為“退出中國”,其也一直在蓄謀重返中國的計劃。現在百思買旗下自有品牌在中國拓展網銷渠道,讓人不由得聯想到“曲線回歸”。

      “這應該是百思買回歸中國的一步棋。”艾瑞高級分析師蘇會燕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自有品牌真正屬于企業創造利潤的部分,風險可控而且可以起到培育用戶的作用。

      當前業內普遍判斷,電子產品未來發展趨勢將是線上、線下消費并存。蘇會燕認為,百思買自有品牌當前在中國線上拓展的舉動有 “試水”的意義,即熟悉中國網絡消費的特點。其選擇與新七天合作進行代運營的嘗試也是基于“漸漸熟悉”的考慮,獲取的經驗也可為其線下銷售服務,“重返中國市場,線下還是大頭”。

      現在,五星電器成為百思買在中國內地市場的一棵獨苗。在2011財年年報中百思買也特別提到,在中國的子品牌五星電器,其門店銷售增長了18.3%。五星電器近日披露,2011年全面完成了百思買下達的新開店數40家、銷售、利潤等目標。

      “中國這一巨大的市場,百思買不會放棄。”中國家電營銷委員會副理事長洪仕斌認為,百思買的線下布局當前主要精力還是在五星電器上,這樣做更像是在 “投石問路”,結合自有品牌在網絡銷售上的拓展,其最終還是要將自身品牌的門店在中國落地。

      重返后“戰略性虧損”難免?

      在業內人士看來,百思買重返中國市場之所以“欲說還休”,可能與其2011年的業績有關。2011年第三季度,百思買的盈利下滑29%。第四季度的增長也不足1%。反觀中國市場,盡管五星電器完成了40家的開店目標,但與國美、蘇寧差距明顯。報表顯示,2011年前三個季度,后兩者新開店面數量都超過了240家。

      洪仕斌認為,基于中國市場2011年的表現,百思買的重返只是時間問題,但必須直面國美、蘇寧的巨大壓力。百思買品牌在中國市場比之前兩者沒有優勢,而且此前的失敗也表明,百思買將自身的商業模式完全復制到中國是不成功的。

      百思買似乎也考慮到了 “水土不服”的問題。百思買全球副總裁、五星電器CEO王健曾表示,百思買已找到的新經營模式將會是適合中國市場的模式,不會融合五星電器的元素,但在業態上將與以前的“西式”有所區別,從出樣到價格、服務均將貼近中國消費市場。

      不過,基于此前經歷,業內對百思買重返中國市場持悲觀態度。洪仕斌就懷疑百思買是否有足夠的決心面對“戰略性虧損”,“真正要扎根下來,就要做好兩年不賺錢的準備,真正做"中國的百思買"”。(作者 吳文坤)

    來源:搜狐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