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了2008年北京奧運會與2010年廣州亞運會等重大體育賽事,中國企業的體育營銷“智慧”被發揮得淋漓盡致。借助體育賽事本身的影響力、媒體關注度以及觀眾聚集效應,企業將其產品和服務的營銷融入其中,使品牌知名度與影響力得以有效的提升。因此,相對于其他營銷模式,奧運會、世界杯等世界級體育賽事成了企業營銷的必爭之地。
回顧剛剛結束的2012海南萬寧日月灣國際沖浪節,作為一項時尚、環保的休閑體育運動,吸引了中國農業銀行等品牌的青睞。農行信用卡中心負責人表示,沖浪運動的魅力在于親近大自然、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價值觀。某種意義上而言,這種精神與農行所推崇的“享受信用品味人生”的品牌服務理念不謀而合。
同時,沖浪賽事還向世界各國生動地展示了海南豐富的的海洋資源及潛力巨大的沖浪資源。而這無疑將帶動海南省旅游業發展,進而推動以體育文化為中心的衣、食、住、行、娛等產業的發展。海南省萬寧市市委書記孫新陽在萬寧市第十二次代表大會上作報告時指出,沖浪在全球有8000多萬名愛好者,但在中國才剛剛起步,與沖浪相關的產業蘊藏著巨大的商機和潛力。我們要不斷鞏固和發展沖浪勝地的成果,建設集服飾、賽事、培訓、娛樂、會展、傳媒于一體的沖浪產業鏈。并借機舉辦國際水上品牌賽事,開發水上運動項目,做大、做強水上運動產業。
事實上,企業進行體育營銷時,避開那些白熱化資源的拼搶,借助新興體育賽事進行營銷,不僅獲得了參與體育賽事的入場券,更為今后參與更具影響力的世界頂級賽事打下了基礎。贊助企業的品牌理念與體育精神的碰撞,必將為中國的體育營銷、體育品牌的運作帶來更多的鼓勵與貢獻。(記者喬衛紡)
來源:消費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