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學智慧是中國品牌的營銷利器


    時間:2012-01-30





      創新營銷理念

      記者:你提出了“中國品牌國學智慧應用”的新型營銷理念,但品牌和國學是兩個十分豐富且龐雜的概念,如何將兩者有效結合?研究這一概念的初衷是什么?

      任立:目前中國企業在品牌理念上,有一種拿來主義的態度,有的企業盲目相信洋人,請外國大的咨詢公司為自己的品牌做策劃,但因為“水土不服”成功的案例少。也有的中國策劃公司,僅僅靠搬來幾條外國的東西,甚至食洋不化,常常把企業引入歧途。

      另一方面,西方的品牌理論,術多道少,僅僅靠引進西方的品牌理論,難以構建完整的品牌理論體系和方法論體系,最多能夠滿足短期的局部需求,難以促進中國品牌的長遠發展,更不要說知道中國品牌實現超越了。

      中國五千年的文化傳承,博大精深,中國品牌,只有借助于中國傳統文化,才能形成有中國特色的品牌理論,才能更好的符合中國國情,更好的指導中國品牌成長和發展。現在一些國外品牌如肯德基、可口可樂等,都已經在中國生根發芽,我們中國自己的品牌卻沒有能夠真正找到自己的根。強勢品牌背后一定是強勢文化,而我們有五千年的悠久歷史,具有深厚的文化土壤,只有將民族的東西真正用在實處,才能真正孕育出強勢品牌。而中國品牌與國學的具體應用上,一直存在結構性的空白,這就是我研究國學智慧品牌應用的初衷。

      記者:作為企業家,怎樣才能將品牌和國學精粹有效結合?在學習中需要注意哪些問題?

      任立:中國傳統文化,應當把它看作是一種思維方式和工具,是世界觀和方法論,所以不可以死搬教條,更不可拘泥于古文原典在當時所表達的語義和情境,必須要能夠“借用”其觀點、思路、方法和概念,活學活用,服務于現代市場經濟。

      其實,中國傳統文化是最具有發展傳承和適用創新精神的,自古就旗幟鮮明地反對固步自封和墨守成規。所謂世異則事異,時過則境遷,中國傳統文化是鮮活的、不斷發展創新的,而不是僵化守舊的,更不是死的和不可變通的。

      記者:概括總結“中國品牌國學智慧應用”營銷理念,可以歸結為哪幾個方面?

      任立:品牌發展階段通常由下而上,分別經由六個階段,即“無名或弱勢品牌、知名品牌、著名品牌、強勢品牌、卓越品牌、超級品牌”。其大體對應著“用權、因勢、利人、精術、制法、明道”六個階段;而每個階段品牌的核心任何又分別為“創建品牌知名度、建立品牌理解認知度、構建品牌美譽聯想度、培養品牌學習偏好度、培育品牌依賴忠誠度、生成品牌信仰虔誠度”。

      明道,代表著品牌構建的原點,是解決品牌的戰略問題。是形而上的品牌之魂;制法,代表品牌經營的商業模式和商業戰略,旨在解決品牌的行業戰略選擇、市場渠道、產業鏈、盈利模式、解決方案等問題;精術,代表著品牌經營的業務選項,旨在解決品牌的核心業務、產品定位、產品創新等問題;利人,對品牌來說則是一種關系的存在,代表著品牌經營的組織、團隊建設,旨在解決品牌人力資源的效率問題;因勢,代表著品牌經營的市場機會,對機會的預測、判斷、選擇和把握;用權,代表著經營的謀劃、計策等所謂的“權謀”,旨在解決經營中的市場競爭策略、產品推廣策略、廣告創意策略、價格策略、促銷手段等市場策略。

      這其中,道是品牌的根本。品牌創建,本該是順應“道、法、術、人、勢、權”自上而下的規律操作和運行,但大多數企業在實際經營中,卻是自下而上“權、勢、人、術、法、道”逆行的。根本達不到“道”的境界,這對于企業經營和品牌創建來說,無異于本末倒置。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