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3日16時,歷經5天長途跋涉,9臺總價值過億元的特種工程車從四川瀘縣“搬家”至遼寧盤錦。這場從西南山區到東北平原近3000公里的設備大調運,成為長城鉆探壓裂公司跨區域資源高效調配的又一范例。
此次“搬家”的8臺2500型壓裂泵車和1臺儀表車,都是征戰川渝頁巖氣6年的功勛設備,曾在四川崇山峻嶺間完成過上百次壓裂作業。今年4月初,它們接到新任務,支援遼河油區增儲上產。
“兄弟,這些'鐵家伙'就托付給你們了!”4月19日清晨,在四川瀘縣安順廣富高速路口,長城鉆探壓裂公司YS69027隊黨支部書記張嵩拍著車身向遼河油田的兄弟鄭重托付。伴隨著發動機的轟鳴聲,9臺特種工程車輛啟程北上。
這次調運不是簡單的“搬家”,而是長城鉆探壓裂公司“一盤棋”改革的重要實踐。公司打破過去“各管一攤”的傳統模式,積極推行“五統一、六共享”管理--在全公司業務范圍內靈活調配設備、人才和技術資源。今年前4個月,已有57臺特種設備完成跨區域“再就業”。
要讓這些平均體重超45噸的“大家伙”安全抵達東北,可不是件容易事。維修中心的老師傅們給每臺車做了精細體檢,重點檢查“心臟”--發動機、“大腦”--電路元件、“筋骨”--底盤支架、“神經”--液壓系統。就連儀表車里的精密儀器,都用上了抗震測試儀和密封檢測儀。
從四川到遼寧的2700公里路程,要穿越川渝蜀道、秦嶺山脈、黃土高原和山海關,經歷連續彎道、長距離下坡、亞洲最長隧道等復雜路況。為此,公司特意安排川渝司機對遼河項目部12名乘駕人員進行特訓,現場演示車載應急設備操作手法。更貼心的是,車隊還配備了兩名“隨車醫生”--經驗豐富的維修技師全程護航。
“過去設備在各地'蹲點'閑置,現在全部流動起來,效率翻倍!”公司生產協調負責人魏國介紹,此次調運的9臺車抵達遼河油田后,維保結束即投入生產。(記者 劉芳 通訊員 劉承 于曉東)
轉自:中國石油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