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區營銷,一個用心尋找的過程


    來源:人民郵電報   作者:李光亞    時間:2016-11-03





      又到了年末業務沖刺的關口,社區攤擺設點營銷活動頻繁,但“雷聲大、雨點小”,看的多、買的少,擺上大半天發展不了一個客戶,這是當前社區營銷工作的現實場景。


      筆者認為,多年來的社區營銷沒什么新東西,自演自唱自賣,太隨意,沒章法,幾個人、一張桌子、兩頂帳篷,這種流于形式的擺攤設點談不上真正的營銷,只是消磨資源和時間,肯定得不到理想的結果。


      社區是最靠近客戶的地方,社區營銷的擺攤服務也本應是最能有效拉近與客戶距離的一種方式。社區營銷要從“擺攤”中尋找新的突破口,變中尋機,絕不能讓零距離服務客戶的社區營銷變了味兒。


      社區營銷不同于擺攤。擺攤是見子打子的低層次營銷,散兵游勇,沒計劃,“瞎貓遇到死老鼠”,全憑運氣。社區營銷需市場調研、信息收集分析、內部溝通協調、上情下達、下情上傳等具體環節,也需要方案策劃,即賣什么、賣給誰、在哪兒賣等具體思考,當然,為什么客戶購買產品仍然是社區營銷的核心。


      社區營銷不能千篇一律。隨著市場的不斷成熟,客戶購買通信產品的心理已經由感性轉向理性,如果社區營銷還是沿用舊有模式,雷同化、同質化、大同小異的隨意擺攤,就只能產生“賠錢賺吆喝”“賠了夫人又折了兵”的局面。營銷工作不要把客戶當作看廣告的人,要真正考慮客戶的感受。


      社區營銷需要精耕細作。社區營銷是一個了解、分析和把握市場的過程,需精耕細作,且要環環相扣,如宣傳預熱,它負責把客戶吸引到現場,以什么為利益訴求點,讓客戶對活動充滿神秘感。同時,社區營銷也需要附加值。社區營銷需要通過服務提供附加值,以增加產品對客戶的吸引力。客戶認識、感知并接受企業及產品,靠的是企業的品牌和有企業文化內涵的員工,也靠的是員工的表現來打動、說服客戶,這樣才能讓客戶愿意購買產品。


      有的放矢,營銷人員要做好營銷前的準備工作。這就需要營銷人員對目標小區進行選擇、確定和了解,分析競爭對手,掌握準客戶的名單,知道哪款產品適合什么樣的客戶。掌握客戶心理的同時,營銷人員還要判斷客戶需要什么樣的產品,不打無準備之仗。只有仔細揣摩,摸透客戶的真正意圖,營銷人員才能開發到客戶。


      當然,營銷不能老一套,如發個宣傳單、講解幾句,要超常規思維,別出心裁,如與社區物業合作舉行知識業務問答有獎、趣味文體比賽等,讓客戶參與互動,以不同的形式、內容吸引客戶的眼球,增強與社區客戶的感情互動,提高產品的知名度。


      同時,營銷人員要后續跟進,做好營銷評估。每一個營銷社區都應搜集留下該社區的資料,不能擺了幾天攤對這個小區一無所知,這叫什么營銷?營銷人員要拿出看家本領,對有意向的客戶跟進營銷,完備社區信息、完善社區檔案。社區營銷不是一個單純的買賣過程,而是一個用心尋找客戶需求、呵護客戶感受、讓客戶相信企業可以給他更好生活方式的過程。沒新意,不但提不起客戶參與的積極性,而且會降低自己在客戶心中的形象。缺乏新意的社區營銷是不屬于經濟范疇的,而創新的社區營銷要帶給客戶一種動態感與體驗感。


      社區營銷服務往往會發生許多難以預料的事情,如信息反饋、服務承諾兌現等,這就要有專業及時的處理方法,需要營銷人員向社區進行企業文化的滲透和傳播,讓居民感覺到公司嚴謹優秀的企業文化,產生信任感。其實,社區營銷不變的是一些基本的思維模式,變的是具體的策劃和執行方法。


      總而言之,社區營銷不是賺吆喝,而是需要把為什么選擇這個產品的思路更好地傳遞給客戶,繼而讓客戶真正感受到對產品購買的渴望。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