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騰訊鄭香霖前沿解析:AI和大數據如何助力品牌探索新藍海


    來源:京華網   時間:2016-10-28





      “新常態下,互聯網+將挖掘需求空間,為新藍海戰略預備能量。大數據能力下的人工智能、創新技術能力下的供需連接是開辟品牌新藍海的兩大核心,對它們的運用將使企業在新藍海戰略中獲取嶄新機遇。”鄭香霖在2016《哈佛商業評論》年會上發表演講時表示。


      在全球經濟增速放緩已成為新常態的背景下,由于老問題和新矛盾的交織影響,眾多企業都面臨著運營成本上漲、消費增長乏力、競爭加劇的紅海局面。創造新的消費場景和消費連接成為各行業當下最關注的話題。


      10月27日,《哈佛商業評論》2016中國年會于北京召開,此次年會的主題是“新世界,新領袖”,受邀參加年會的嘉賓有藍海之父W·錢·金、騰訊公司副總裁鄭香霖,以及來自聯想、伊利、雷克薩斯等諸多知名企業的高層。在年會中,嘉賓們對藍海戰略作出了最前沿、最深刻的解讀,這一創新戰略或將打破原有競爭格局,為新領袖建設新世界照亮方向。


      鄭香霖先生發表了主題為《“互聯網+”助力品牌新藍海戰略》的演講。他指出,在“互聯網+”的時代,各行各業都面臨著迭代挑戰,但同時“互聯網+”也使供需雙方更緊密連接,這將是藍海戰略里新的機遇。


      迎接挑戰,大數據將開辟新藍海


      如今,大數據驅動模式已為諸多領域帶來了質的改變。無論是電子商務、在線搜索,還是廣告營銷領域,大數據的重要性都不言而喻。僅以內容生產和數字營銷兩方面為例,傳統方式的生產流程過于冗長,很難滿足現今受眾快速消費的趨勢,同時也缺少很好的效果反饋機制。正因為如此,就有兩個問題擺在了傳統業者的眼前:1.內容上,如何做到迅速響應用戶所好?2.營銷評估上,如何做到精準預估和最終評價?


      鄭香霖認為,對于這兩個挑戰,騰訊智慧數據可以提供很好的解決方案。首先,數據的積累可以通過不同緯度,比如時間、地點、領域、行業等多個角度,來尋找大家的關注點,有效形成IP共建、授權合作機制。其次,在營銷指導方面,數據導航可以幫助我們進行IP價值預估、成效評估、甚至目標用戶的管理。2013年運營大數據生產的熱門劇集《紙牌屋》就是很好的例子,該劇的成功得益于Netflix公司對其用戶喜好的準確判斷,而判斷的基礎,也正是來自于對海量用戶數據的積累和分析。同樣的例子還有亞馬遜那部靠且僅靠大數據制作而成的劇集——《AlphaHouse》。以及在東方衛視和騰訊視頻獨播的根據熱門IP所改編的《如果蝸牛有愛情》,播出三集后微博主話題討論達到12.6億,衍生話題量達到3個,成功躍進微博電視劇榜第一名。


      據艾瑞咨詢的數據顯示,2016年互聯網廣告營收已超越傳統媒體總和。2016年第二季度,騰訊網絡廣告業務收入同比增長60%,效果廣告收入增長80%,品牌展示廣告收入增長41%。騰訊通過QQ、微信、騰訊視頻等積累的大數據資源,進行了人群精準定位挖掘、融入場景推送原生內容、與用戶進行多形式互動,依托大數據效果廣告已打造出全新的供需鏈接。


      AI將成企業進入藍海之契機


      鄭香霖指出,如果說大數據已成為各行業的“營銷生產力”,那么AI的“去人工化”則可以幫助企業更有效地提高效率和提升利潤。同樣在內容生產和數字營銷方面,AI熟悉人類思維方式的優勢尤為突出,另外,AI還具備讓觸達的場景更動態、讓內容場景更互動等特點。


      對應AI帶來的藍海機遇,鄭香霖舉了兩個例子:第一個例子發生在奧運期間,一個完成了約3000篇奧運資訊報道的騰訊新聞機器人Dreamwriter,以每份報道不超過1秒的速度產出新聞,幾乎相當于直播。這是一個基于大數據和AI技術而制定內容運營策略的例證,無論是從內容生產,還是場景、用戶交互、媒介矩陣,以及投放方式,AI正在改變整個營銷的未來。放眼各行各業,AI可能帶來的改變更加值得期待,在當下以及不久的將來,普科醫生、法律顧問、編輯、媒介購買等原本以人工為主的職業,有相當的崗位將陸續被AI替換,而這些相關的行業,也都將擁抱AI變革帶來的歷史契機。


      另外一個例子以傳統零售業為著眼點。丹麥最大時裝集團BESTSELLER旗下的知名女裝品牌VeroModa,于2014年下半年開始試水O2O,通過微淘發布通知引導顧客在無線端購物,這樣既彌補了新品庫存不足的局限,又滿足了顧客的多樣化需求。其中的精髓,在于VeroModa借助線上智能生態系統,做到了靈活分配庫存,智能導流、倉儲物流智能管理、客戶群智能管理等。


      “互聯網+”推動行業生態變革,創造市場新藍海


      在這個“互聯網+”的時代,各行業面臨著巨大變革的同時,也面臨著最佳的發展機遇。鄭香霖表示,互聯網是新的“信息能源”,也是企業邁入藍海戰略的核心競爭力。如果一個企業不能通過“互聯網+”實現與個體用戶的連接、一個行業不能通過“互聯網+”打造全新的智能生態系統,必將面臨生存的挑戰。


      大數據能力下的人工智能和創新技術能力下的供需連接,是邁入新藍海戰略的兩大核心。對它們的運用程度,決定了傳統企業能否在行業垂直細分領域挖掘的更深,能否獲取更多的相對競爭優勢,以及能否真正扮演好“互聯網+”使能者角色。


      鄭香霖還指出,當釋放想象力打破行業邊界時,連接的力量與數字營銷相融合將產生無限大的作用。從傳統零售到電商網絡、傳統媒體到興趣閱讀媒體、傳統餐飲到O2O外賣、出租車行業到叫車軟件等,“互聯網+”為傳統企業開辟未來市場提供了途徑和方法。而在未來,隨著“互聯網+”的繼續發展,還會有更多的領域和空間等待著我們去探索。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