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下最為吸睛的里約奧運會不僅是一場精彩的體育盛宴,更是品牌商向全球展示的絕佳平臺,各品牌在這場奧運營銷爭奪戰中各顯神通。家電品牌素來有著奧運營銷的情結,此次的奧運營銷爭奪戰自然不會缺席。縱觀家電行業的奧運營銷,常規式營銷手段與創新式社交營銷齊飛,在這場酣暢淋漓的奧運營銷中,贏家不少,淪為炮灰的品牌也不在少數。下面,一起來盤點下家電品牌玩過的奧運營銷手段。
常規式:奧運主題促銷
早在奧運會開幕前,家電品牌之間就已劍拔弩張,奧運主題相關的促銷活動層出不窮。美的商城推出主題為"美的和中國一起贏"的活動,TCL也在全國舉辦"無C1,不運動"奧運主題促銷活動。
奧運主題的促銷作為營銷手段來講,談不上多少技術含量,但卻是最直截了當轉化為終端銷量的一種手段,畢竟促進銷量才是王道。
砸錢式:贊助熱門運動隊
中國是體育大國,家電品牌不謀而合紛紛與國家隊有望奪冠的熱門運動隊合作。比如,海信贊助了中國體操隊,TCL贊助了中國男籃,美的更是大手筆,除了成為了跳水、游泳以及花泳隊三支"水軍"的最高級別贊助商,同時也是中國國家擊劍隊主贊助商。
贊助熱門運動隊既是該品牌對頑強拼搏體育精神的認同,更希望引發用戶的共鳴,同時為品牌國際化助力。但投入重金究竟效果如何,這就需要時間的檢驗了。
彎道超車式:奧運社交營銷
眾所周知,在信息碎片化時代,受眾的注意力極度分散,社交營銷的重要性凸顯。如今已進入蓬勃的社交營銷2.0時代,內容為王依然是不變的主流。
里約奧運會期間,各大家電品牌可是煞費苦心,紛紛推出海報向奧運致敬。然而,在雞湯式海報滿天飛的局面下,只有契合品牌與奧運會兩者內容的海報才能一鳴驚人。
LG"蒸汽"體腦洞夠大
在里約奧運期間,奧運營銷黑馬LG主動及時地推出一系列"蒸汽"體創意海報。LG洞察獨到,將"蒸汽"與"爭氣"無縫契合,相當妙。文案不僅向大眾傳達了產品的賣點,更還糅合了奧運精神"爭氣",連續的海報進一步加深大眾的印象。此外,LG不只是局限于靜圖,還有動態海報,把中國隊第一周金牌得主情況以動態的形式呈現,實在是有趣。
海爾功過共存
海爾在這場社交營銷爭奪戰中,說實話,表現平平。除了其海報缺乏讓人眼前一亮的內容外,海爾還犯了一個營銷界十分忌諱的毛病,意圖"全",結果導致內容空洞。海爾海報試圖囊括其旗下所有的產品,每張海報產品不一,實在是沒有核心記憶點。值得一提的是,海爾設計的一系列海爾兄弟表情包算是其奧運營銷中最大的亮點。
小天鵝的漂漂拳實在雞肋
小天鵝作為中國國家擊劍隊的主贊助商,應該能好好借勢一番,然而,光是兩張不痛不癢的擊劍海報怎能引發關注度。"奪冠"、"努力"的文案,配以擊劍運動員的圖,毫無宣傳亮點而言。要知道國人對待奧運比賽的態度已發生變化,人們更注重奧運精神,不再是金牌至上。文案"努力"著實體現了奧運精神,但卻老調重彈。
TCL成功搏出位
看過小天鵝不痛不癢的文案之后,咱來看看同樣贊助了國家隊的TCL是如何搏出位的。TCL"歷練每一分"體十分符合籃球項目每分必爭的個性,此外,海報上的卡通人物抓住了全民賣萌的心理,配上詼諧、可愛的話語更是拉近了與大眾的距離。有趣的是,TCL在海報中還加入了電視播放籃球賽的動圖,實為一創新之舉。
奧運會固然是家電行業進行品牌宣傳和擴展市場的一個好契機,但亦是挑戰。在這場博弈中,只有品牌洞察精準,與消費者互動共鳴才能借勢出位。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