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奧運營銷是把“雙刃劍”


    來源:中國食品報   時間:2016-08-08





      舉世矚目的里約奧運會拉開帷幕。奧運體育盛會有著極高的曝光率和關注人群,很多品牌通過廣告贊助奧運會,有效地擴大了知名度。但統計數據表明,以往奧運會贊助企業達到贊助目的和沒有達到預期目標的比例是1比9。從這個角度看,取得贊助資格并不代表就能大獲全勝,是盆滿缽滿還是賠本買賣,考驗的不只是贊助商的策略,還得看機遇。


      中國企業也早已參與到奧運廣告大戰當中。值得一提的是,除了一些大牌企業外,在中國的奧運贊助商行列中,更多出現了本土快消品的身影。對于快消品企業來說,除了產品美譽度等提升之外,巨額投入后的銷量硬指標才是考核策略成敗的最終標準。


      另一個值得關注的現象是:相對于頂級品牌和“國字頭”云集的豪華版奧運會贊助商陣營來說,有些中國企業在國內并不具備太高的知名度。尤其相對于可口可樂、麥當勞這些財大氣粗的奧運TOP贊助商們,他們只是剛剛嶄露頭角的“菜鳥”,令人尷尬的是,其中的一些甚至不為大眾所知。但是,企業負責人想借奧運“拼”一次,哪怕砸出去的贊助費用是公司一整年的流水。


      對于這樣的企業,只能稱贊其“勇氣可嘉”,但是“手段尚淺”。一旦出現失誤,破產倒閉的苦果只能偷偷吞下。其實讓品牌留在人們記憶中,需要的不僅是沾邊奧運以小搏大,還需要制定切合自身發展的、完整嚴密的營銷推廣策略以及企業升級的戰略規劃。廣告預算和風險評估兩個環節,一些數字會是有效的借鑒。


      業內人士對這些企業提出建議:在開展奧運營銷時,不應把目光局限在16天的比賽上,而應該結合奧運前、奧運中和奧運會后,進行廣告、公關、線下活動、產品創新等系統的規劃和宣傳,做到即便在賽場之外,依舊能夠借勢奧運,且風險更低,回報也相對保險。


      目前,快消行業面臨原材料漲價、人力成本上升的壓力,產品向高端走、產業實現轉型是必然之路。因此,有效地借助奧運杠桿實現這一目標將是重大挑戰。(豐佳佳 王丹萍)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