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石油主辦、凱迪網絡協辦的“加油體驗”第四季第二場活動,已于7月8日在遼寧省結束。
本次活動的主題是“走進遼寧·追尋中國煉化企業的發展足跡”。活動期間,來自全國數十家媒體的代表,跋涉超過一千公里,去往沈陽、撫順、錦州和葫蘆島四市,參觀走訪中石油在生產和銷售環節的重點企業。
以下,就是本次活動的十大關鍵詞。
98號汽油
今年初,中石油遼寧銷售公司在省內1000余座加油站全面開售符合國五標準的98號汽油,成為東北三省的領先者。該公司負責人介紹說,在東北地區經濟不佳的情況下,目前98號汽油的銷量喜人,公司在今年上半年實現360萬噸成品油的銷量,利潤在中石油各省銷售公司中排行第二。
三大責任
去年“加油體驗”活動在西藏舉行時,凱迪記者曾去往海拔5000米以上的高原腹地,探訪在當地駐村時因條件惡劣、工作勞苦而患上心血管疾病的中石油干部。當時,中石油的相關負責人介紹說,這種駐村安排是央企履行“三大責任”的表現。而這一次在遼寧,凱迪記者看到的是“三大責任”的另一種故事:在大連市的某一座海島上,中石油有一座“入不敷出”、經濟效益較差的加油站。但這座油站多年至今堅持運營,原因是需要為島上居住的、為數不多的島民服務。
半壁江山
活動期間,媒體團走進中石油在遼寧的三家煉化企業。有88年歷史的撫順石化公司,近些年每年納稅近百億元;有78年歷史的錦州石化公司,去年納稅82億元;有77年歷史的錦西石化公司,位列2015年葫蘆島市納稅百強企業名單第一位。這三家企業上繳的稅費,均占地方稅收比重的“半壁江山”。
勞模
7月5日,撫順石化公司舉辦“老中青先進人物代表”媒體對話會。會上,來自該公司不同時期的六位勞模——王海、趙林源、刁克劍、李波、任曉兵和姚帥——與主持人王爽一起,談笑風生,暢聊人生。
這是一場顛覆刻板印象的對話會。勞模們現身說法,講述特殊身份帶來的榮耀與困惑。當然,其中也有幽默。身為全國勞模的王海師傅被問及“你全心工作,妻子是否有過怨言”時的回答:“她支持我。聽說我是勞模,她還挺高興挺光榮的。有時我還納悶,她咋比我還光榮捏?”
搖籃
撫順石化,最早建于日偽時期。1949年后,它變成中國煉油工業的“搖籃”,向外輸出各種技術和人才,多年來累計外輸出各類人員2萬余人,變成中國煉化行業內一種現象級的存在。
大加氫
錦州,是連接中國華北和東北的通道。中石油錦州石化公司,即坐落這個戰略要地。這個曾生產出1949年后中國第一滴合成石油、第一塊合成順丁橡膠的企業,近些年探索出一條油品質量升級的新道路。
其代表作之一,就是2015年1月31日投產成功的280萬噸/年柴油加氫改質裝置。這個位于廠區西北角的裝置,歷經15個月建設,建成后運行平穩、產品合適,被員工昵稱為“大加氫”。
“大加氫”是中國石油最大的柴油質量升級裝置。這個裝置的成功運營,使得錦州石化生產含硫量更低、更環保的國五、國六標準柴油變成可能。
兩個提升
2012年,錦州石化公司新一屆領導班子提出“兩個提升”目標:提升企業對外形象,提升企業整體管理水平。為遏制事故發生,該公司鼓勵員工“像找獎金一樣找隱患”,并重新修訂《避免事故事件獎勵實施細則》,加大獎勵額度、細化獎勵級別、規范審批程序、提高獎勵時效。該公司還提出找隱患的“六個不一樣”:白天晚上不一樣,平時假日不一樣,當不當班不一樣,高處低處不一樣,好天壞天不一樣,屬地內外不一樣。
凱迪記者來到錦州石化探訪的7月7日,正是該公司“安全生產第3168天”。這個數字背后,是錦州石化員工們日復一日嚴格的倒班、巡查、檢修……
第三方HSE監督
坐落在葫蘆島市、渤海灣旁的錦西石化公司,是一家每年原油加工能力達到650萬噸的特大型煉化企業。2012年至2014年期間,這家老企業投入重金進行安全環保隱患治理。
除建起廠區內的三級放空完善工程,錦西石化還引入第三方HSE監督。他們從上海雇來一個安全專家的團隊,后者每日坐鎮廠區,穿著工裝,帶著照相機、卷尺和電筆,對工廠作業區進行監管,叫停違章,敦促廠區員工整改隱患,并在開會時進行通報。
自安全治理至今,廠區已安全生產超過900天。對此,上述專家團隊的負責人開玩笑說:“這樣下去我們很快要失業了!”
獎金
為促進安全管理,錦西石化充分展示了管理智慧:鼓勵員工主動發現廠區的安全隱患。該公司的政策是:員工每發現一處隱患,就發給一份獎金。
對這項政策,公司負責人描述的場景是:“通常你上午發現隱患,下午領導就會到你的車間、操作室,根據隱患的級別,發給相應的獎金。”
博物館
本次“加油體驗”活動的走訪過程中,面對各種數字,面對各家企業的建筑、設備、員工,媒體團經歷的是一種歷史、現實和未來前景交融合一的體驗。因此,在“走進遼寧·追尋中國煉化企業的發展足跡”時,該省堪稱中國煉化企業的“博物館”。而這座博物館,仍然在生長。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