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東“6?18品質狂歡節”來臨前夕,京東集團CEO劉強東與頂級企業家們就“消費升級與品質電商、傳統行業與互聯網的融合與共贏”等話題進行高端對話,蒙牛董事長孫伊萍作為中國唯一快消品牌的企業家代表在邀請之列。
這是在2015年李克強總理政府工作報告首提“互聯網+”之后,蒙牛集團打造全新的電商銷售模式的踐行結果——在進駐京東超市短短一年的時間里,銷量同比提升700%,躍升為京東平臺國產牛奶第一品牌。取得如此的成績,蒙牛集團總裁孫伊萍分享了六字箴言:“品質、創新、共贏”。
以“國際化”和“數字化”的兩大驅動,向“最具中國活力的國際化公司”轉型的蒙牛,自然十分重視企業數字化和互聯網化引擎對企業轉型的推動。通過與京東、天貓等各大平臺合作、以及其他“互聯網+”等手段,中國乳業的領軍企業的蒙牛已經在升級傳統乳制品制造的路上走在了行業前列。
不僅如此,蒙牛在物聯網、大數據等領域也有積極的嘗試。通過和IBM、SAP等公司合作,蒙牛建立了完善的食品質量安全追溯物聯網應用。此外也和一些創新公司合作,推出了“牛奶+智能硬件+軟件”的組合產品,通過智能硬件和APP,讓用戶更好的了解身體情況,補充牛奶等營養。
互聯網+蒙牛的空間
最新消息是,蒙牛集團總裁孫伊萍親自參與設計的蒙牛下一款互聯網定制純牛奶很快就要推出了。這款電商定制純牛奶很有可能在京東“6?18品質狂歡節”期間預售。這不是蒙牛和京東第一次在產品設計上的合作。通過京東的大數據平臺分析,蒙牛專門針對年輕人喜好創新打造的一款獨特的甜牛奶“甜小嗨”,在京東一上線就賣出幾萬件。
一直以來,京東與蒙牛保持著緊密合作,這為雙方進一步的深入合作奠定了基礎。去年618期間,蒙牛聯合京東舉行“為國產奶正名”主題活動,不僅為消費者帶來超值特惠,更令蒙牛的國際化品質更加深入人心。京東商城CEO沈皓瑜、京東商城消費品事業部總裁馮軼表示,蒙牛是中國領先的乳制品供應商,其“以消費者為中心”的理念與京東“客戶為先”的原則不謀而合。在未來的合作中,京東將充分發揮在電商運營經驗、大數據資源以及渠道等方面的優勢,為蒙牛“國際化”“數字化”生態圈的建設提供多方助力。
如今,利用蒙牛現代化的牧場和京東極速達的物流配送,雙方將打造全新的“新鮮定制”模式。孫伊萍就此表示:“我們就是要做一個與時俱進的、引領時尚消費的快消品公司,蒙牛與京東的合作就是一個很好的開端,未來還有更多的想象空間。”
不只在京東平臺,蒙牛在整個電商領域都表現不俗。2015年“雙十一”期間,蒙牛在天貓和京東銷量雙破千萬;在天貓平臺,單天成交超千萬元,同比增長334%。之所以能夠取得銷量翻三倍的佳績,主要由于蒙牛采取了與以往不同的策略,就是在數字化營銷領域的布局——用內容打動消費者。
蒙牛會分析線上消費人群的消費習慣和對聚合內容的關注度,再對這些用戶的全網行為進行挖掘,將他們喜歡的明星、網站、APP等信息綜合分析之后,為這些用戶推出帶有內容屬性的定制產品。比如“給吳亦凡過生日”的奶特產品,就是利用粉絲經濟,打造了一款專屬于粉絲的定制化產品。
以上僅僅是蒙牛“互聯網+”嘗試的冰山一角,該公司互聯網跨界創新已經受到了廣泛關注——2015年12月17日,蒙牛董事長孫伊萍作為烏鎮世界互聯網大會唯一被推選的乳制品企業代表發布了《快消品的互聯網跨界創新》主題分享。在這個非常專業的互聯網大會上,蒙牛這個傳統乳品企業的國際化和數據化雙輪驅動創新戰略以及“互聯網+”的探索,受到了各界的極大關注。
在孫伊萍看來,“互聯網+牛奶”有無限的市場空間。她分享了蒙牛在產品、渠道、營銷等多個領域的數字化實驗。例如,消費者熟知的蒙牛精選牧場純牛奶與百度合作的云端牧場、新養道與京東合作的一鍵購業務、M-PLUS與時云科技合作為健身族群定制精準的健身方案、嗨Milk在微信搭建的微商平臺,還有雙十一期間引入進口品牌“鮮語牧場MouMilk”入駐天貓……蒙牛在近兩年內組建的“互聯網生態圈”伙伴不下十個,這無疑是對蒙牛數字化未來最好的助力。
之所以能如此快的建立自己的互聯網生態圈,要歸功于蒙牛集團對團隊的數字營銷能力建設的高要求:第一,產品定制化的能力;第二,精準用戶的挖掘的能力,以及精準投放的能力;第三,運營能力,包括倉庫管理配貨、產品上架、活動策劃等所有涉及成本的工作。按照蒙牛數字化營銷中心總經理郭銳的說法,“精準營銷一定要同時解決兩件事,第一件是消費者究竟喜歡什么樣的內容,第二件是品牌如何把內容結合產品精準地投給消費者”。
由于具備強大的數字營銷能力,針對不同的電商平臺,蒙牛也采取了不同的策略。在天貓、京東兩大電商平臺,蒙牛主要的策略都是定制化促銷,有時候甚至會基于兩個平臺用戶的需求做產品設計。而在蒙牛自營的電商平臺“幸福動車”上,可以更精準分析人群多樣化,從而基于這些人做營銷。通過專屬牧場可視化,最快48小時從牧場直達餐桌等等數字化溝通體驗,蒙牛成功地將更多消費者轉化成忠實粉絲。
引領消費升級
2016年“兩會”國家首提供給側改革,對企業而言,供給側改革則具體為企業發展理念、產品品質、制造水平等的全面升級。蒙牛互聯網跨界創新的成功,背后是對生產工藝和產品品質的精益追求。
從去年開始,國內乳業市場進入頗為矛盾的境況——一方面是受到全球乳制品過剩的沖擊,國內奶農“倒奶”的新聞屢見不鮮;另一方面是市場上乳制品價格居高不下,尤其是進口乳制品出現“越貴越供不應求”的現象。歸根結底,造成這種局面的主要原因是低端乳制品已經不能滿足國人的需求,國內乳業必須全面轉型升級方有出路。
蒙牛看準這一趨勢,并一路成為引領消費升級的先行者。蒙牛高端品牌特侖蘇、蒙牛純牛奶都實現了品質升級,嗨Milk作為蒙牛首款高品質互聯網牛奶,乳蛋白含量也高達3.6g/100ml,挑戰了行業新高。
作為領先的中國乳品品牌,蒙牛一直踐行“創新引領”的“國際化+數字化”雙輪戰略,驅動品質和品牌的升級。其實,蒙牛自2012年就開始國際化布局,對標國際化品質,以“引進來、走出去”的節奏,從不同戰略層次,先后與丹麥ArlaFoods、法國達能、美國WhiteWave、新西蘭政府獨立食品安全檢測機構AsureQuality、美國名校UCDavis等全球優勢企業及機構達成戰略合作,快速推進“食品安全更趨國際化、戰略資源配置更趨全球化、原料到產品更趨一體化”的發展進程,全面刷新中國乳品品質。
今年5月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張德江繼4月19日視察蒙牛武漢工廠后,走進蒙牛呼和浩特總部進行調研。短短20天內對蒙牛的兩次考察,讓張德江對中國乳業充滿了信心。他高度肯定了蒙牛集團在貫徹實施《食品安全法》中所做的工作,并用“印象深刻,很滿意”兩個詞高度評價蒙牛的國際化戰略,并鼓勵蒙牛繼續發揮品牌優勢,加強消費者溝通,增進消費者對國內乳企的了解,增強對國產乳制品的消費信心。
如今,蒙牛一方面繼續夯實與法國達能、丹麥ArlaFoods等的國際化合作,加強海外奶源、研發資源布局,使蒙牛品質和營養創新追趕國際標準;另一方面,進一步完善數字化的質量管理系統和追溯體系,實現品質的可控可見,打造信息化、智能化的乳品工廠。此外,還聯動上海迪士尼度假區、NBA等全球大咖資源,在為消費者提供高品質產品的同時,更帶來集“美食、運動、娛樂”為一體的高品質服務體驗。
蒙牛采取“開放”的態度辦企業,不只是為了企業自身的發展,同時也是為中國乳業的供給側改革開路。由于曾經的食品安全問題,中國消費者對國產乳制品信心不足。蒙牛希望讓更多的消費者親眼見證蒙牛的國際化品質,并通過搭建“美食、運動、娛樂”三大平臺與消費者溝通,做一個有溫度的品牌,致力“以消費者為中心,成為創新引領的百年營養健康食品公司”,一點一滴贏得中國消費者的信心。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