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15年福布斯全球品牌價值100強的排行榜上,迪士尼排名第11位,品牌價值高達346億美元。
根據迪士尼公司年報,2015年迪士尼集團的總營收約合人民幣3457.6億元,比2014年增長了7%,這一數字甚至超過了2015財年中國三大互聯網巨頭騰訊、阿里和百度三家的總收入之和。
一般來說,當外資進入本土市場都會遇到一定程度的“水土不服”,但迪士尼度假區卻很少遭遇到這種情況。而這背后的關鍵就在于迪士尼一直秉承著的本土化發展戰略。本土化發展戰略是迪士尼在全球市場開疆拓土時的核心戰略,同時也造就了世界各地的迪士尼樂園各具特色。東京迪士尼就是目前與本土文化融合最好的樂園,開創了全球最高的盈利模式。
秉承著本土化的發展戰略,迪士尼會放棄所謂的文化強勢,而去平等地對待各地的文化。例如日本的迪士尼樂園,了解到日本人喜歡賞櫻野餐,迪士尼就在園區中開設了大片的野餐區。除此之外,還在園區內開設各類“日式餐飲”,甚至還將園區內的迪士尼酒店特意設計成為日式的傳統結婚禮堂。貼近當地的受眾、了解和尊重當地的風俗文化,自然能夠贏得來自當地的青睞與歡迎。
“永遠建不完的迪士尼”也是迪士尼運營的一大策略。迪士尼的設計和創意人員被稱為夢幻工程師,他們會通過構想具有創新意義的景點來不斷增添迪士尼樂園的魅力,東京迪士尼便通過不斷增加新的游樂場所、設施及服務方式來吸引游客重新來此。在今后10年,東京迪士尼將在此追加5000億日元來建設新的場景。
除此之外,授權門店也是迪士尼全球掘金道路上的法寶之一。據悉,迪士尼主題度假區在進駐一個地區之前,提前進入當地市場的是迪士尼的消費品部。讓當地受眾了解迪士尼的品牌,以增加當地受眾對迪士尼的品牌認可度。除此之外,還能通過版權授權得到一筆不菲的費用。
迪士尼樂園涵蓋了五大產業——媒體網絡、主題公園、影視娛樂、消費品、互動。其中,媒體網絡營收的貢獻最大,約占總營收的四成。
在影視娛樂方面,皮克斯動畫工作室、驚奇漫畫公司、試金石電影公司、米拉麥克斯(Miramax)電影公司、博偉影視公司、好萊塢電影公司、ESPN(娛樂與體育節目電視網)、ABC(美國廣播公司)都是迪士尼旗下的品牌。不少熱門美劇的背后大老板很可能就是迪士尼。
迪士尼主題公園和度假村的營收占總營收的三成左右,該產業2015年收入達161.62億美元,利潤為30.31億美元。2015年迪士尼樂園和度假村這一產業的總體營收比2014年增長了7%。
除此之外,它的收入所得還來自于園區的各類消費設備,例如園區內的主題賓館、餐飲以及各類卡通玩具店。也難怪迪士尼票價確定的消息一出,就已經有機構推出軟件,用于計算你在園區內到底要花多少錢。因此,票價的設定內里玄機很深,門票的低門檻意在吸引更多的游客,進園后的消費可能才是迪士尼賺錢的重頭戲所在。
在消費品領域,迪士尼在全球共有3000多家授權商,銷售超過10萬種與迪士尼影視或卡通形象有關的產品。而迪士尼的主題公園就成功地完成了把屏幕上的經典形象拉到現實中來的“任務”,這種線上線下模式相結合的模式大大增加了迪士尼本身的品牌價值。
可以說,迪士尼賺的根本不是門票錢,它擁有著的是一個非常完整甚至可以說是近乎完美的盈利鏈條。因此,主題公園本身有著很多隱形價值的存在,可以維持受眾對迪士尼卡通形象的熱愛,從而積累更良好的品牌效應。(荻凡妮)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