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下午5點,微信“發紅包看清模糊照片”迅速刷爆朋友圈,讓人感嘆互聯網企業強大的創新能力。
26日晚上8點,去年春節賺足眼球的微信搖一搖再度來襲。記者拿起手機參與,幸運地搖到了一個流量寶送出的流量紅包。根據頁面提示,下載流量寶App即可到流量寶平臺兌換流量。可是,作為非電信用戶的記者嘗試了數十次,卻始終沒有成功兌換。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記者了解到,流量寶是中國電信推出的一款App,用戶可以通過參與各種活動獲得電信、移動、聯通的流量,并通過流量交易市場進行剩余流量變現,是運營商里為數不多的流量經營創新產品。此次流量寶與微信合作,充分體現了運營商積極與互聯網企業合作并大膽向互聯網學習的創新精神,是運營商體系的一個非常有意義的營銷嘗試。
知情人士透露,之所以會出現某運營商用戶無法成功兌換流量的情況,是因為不希望競爭對手的流量產品做大做強,擔心自己的流量營銷品牌受到沖擊和影響,就在26日當天對流量寶的流量兌換進行圍堵,給出的說辭是當晚BBOSS系統會進行割接。
據悉,此次僅是微信紅包的預演,流量寶還會在除夕當晚送出大量的流量紅包。可是,有消息稱,某運營商已經在行動上對流量寶的春節微信紅包營銷活動啟動了全面封堵的計劃。這意味著,某運營商的在網用戶將無法通過這個渠道進行流量紅包的兌換,無法通過活動得到實惠,流量寶將面臨用戶不滿的壓力,活動營銷效果也將大打折扣。如果消息屬實,那么只能遺憾地說,一個充滿創新精神和美好發展前景的運營商產品又將因為運營商之間的隔閡而面臨“成長的煩惱”。運營商之間的合作關系還不夠牢靠,心態和意識上還需要進一步作出改變。
其實,信息通信業發展到今天,運營商已經不再處于產業鏈上的主導地位,BAT等互聯網企業的崛起已給曾經慘烈內斗的運營商深刻的教訓。運營商要想成功突圍,必須擺脫過去保守的各自為政的思維,大膽地進行開放合作,充分整合資源,優勢互補,創新推出更優質的服務和產品。這不僅是時代發展的要求,更是運營商自身發展的需要。
從國家和政府層面來講,開放協同是發展的主旋律。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提出“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五大發展理念,強調開放共享讓發展之路更加寬廣,封閉守舊的發展方式是行不通的。國家不提倡、不支持、不允許任何行業企業還在以故步自封的方式發展。近年來,工信部正在穩妥推進市場開放,通信業開放共享發展是必然要求。從鐵塔公司的組建成立,到三網融合面向全國推廣,移動通信轉售業務發展超過1800萬用戶,再到26個省份的61個城市寬帶接入網向民資開放,傳統通信行業的改革開放之路越走越堅實。今年工信部將建立健全對外開放需要的法律制度和手段,總結上海自貿區增值電信業務對外開放試點的經驗,配合國家自貿區政策適時復制推廣。總之,未來,對通信業開放共享的發展要求只會越來越明確、越來越嚴格。
從行業自身層面來講,開放共享是通信業轉型發展的內在需求,是大勢所趨。2015年電信業收入增幅首次跌破1%,比上年回落2.8個百分點,如果算上“營改增”的影響,電信業收入增幅已經連續兩年負增長,在流量經營方面增量不增收的跡象也越發明顯。面對互聯網OTT業務的強烈沖擊,通信業傳統的話音收入和短信收入已經萎縮到歷史低點,如果再不進行創新轉型,運營商將徹底被來勢洶涌的互聯網大潮所淹沒。其實,運營商做互聯網產品并不是什么新鮮事物,但為何大多沒有戰勝互聯網企業?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運營商習慣抱著封閉、單贏的心態創新產品,在關鍵的開放合作環節卡了殼。飛信就是個典型的例子,如果當時飛信能做到運營商之間的互聯互通,哪有微信的今天?互聯網創新精神的核心就是開放共贏,運營商正是缺少這種基因和精神,才會在與互聯網企業的競爭中經常處于劣勢和被動局面。
總之,運營商在面臨流量經營,尤其是流量后向經營這個命題的時候,僅僅依靠自身的力量是很難有效完成的,如果不改變,勢必會陷入以往的惡斗循環中。流量寶是運營商創新流量經營方式、落實網絡提速降費的典型,也是運營商抱團取暖應對互聯網挑戰的力作,應該得到支持與保護。所以,三家運營商還是應該站在互聯網化轉型的角度好好思考這個問題,畢竟,有蛋糕分總比沒有蛋糕分強。(本報記者羅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