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鈴鈴鈴,鳳凰汽車小二班開講了!


    來源:中國網   時間:2016-01-20





      號外號外!萬眾矚目的“鳳凰汽車小2班”正式開課了!20位同學在班主任的帶領下,熱烈學習討論了中國汽車發展的一系列熱門話題。什么?你說就20個學生還敢說“萬眾矚目”?當然,小2班的同學們可都是車企高管、影視明星、創意大咖、互聯網精英,每個人背后何止2000個粉絲?你算算,當然是萬眾矚目了。


      輔導員竹幼婷(鳳凰衛視著名主持人)在開課之初,向在場的各位同學宣布了課堂紀律,并希望大家“goodgoodstudy,daydayup”。她自稱雖然自己穿著很“保守”,但還希望大家在發言上一定要“開放”。不過小編并不這么認為,有圖為證!


      改革、變革變化無處不在!


      班長徐進同學(鳳凰網高級副總裁)作為代表首先進行了發言,他用“改革、變革”四個字,向大家介紹了汽車行業、互聯網行業、營銷行業的變化。他提到,2015年是汽車行業機遇與挑戰并存的一年,又是異業玩家進來最多的一年,如谷歌、蘋果紛紛踏足汽車行業,對傳統汽車行業既帶來了沖擊,又帶來了生機。他介紹到,2015年鳳凰網也提出了“就做不同”的口號,全面向“移動化”、“產品化”、“生活化”和“娛樂化”轉型,鳳凰網搭建的全媒體生活化服務平臺,能夠滿足消費者和品牌隨時隨地以任何方式接入,并提供不斷創新的服務。鳳凰汽車2016年也將打造成一個全媒體移動資訊平臺,從資訊入口到購買、交易入口,形成完整的產業鏈。關于營銷,徐進用鳳凰網原生營銷4.0“再造生活場景”闡述了營銷的升級之道。


      話匣子一打開,同學們也都紛紛舉手發表自己的見解。四個話題,四輪互動,留給大家的是深深的思考。


      話題一:哪些事兒你必須說?


      2015年,關于汽車話題,你能想到什么?胡津南同學(鳳凰汽車事業部總經理)首先發言:“2015年中國汽車銷量增長有70%來自三四線、四五線城市,這讓我們的產品宣傳產生了極大的改變。相對于之前我們如何取悅‘大叔’變成了如今我們如何愉悅‘小鮮肉’,年輕化來的如此之快!”。


      除了年輕化之外,關于汽車的更新換代引起了同學們的激烈爭論。汪偉同學(廣汽本田廣報科科長)提到:“據我們的統計,換車的頻率是三到五年。”但何斌同學(北汽新能源營銷公司副總經理)卻更有先見性的表示:“三年就是一個周期”。無論是三年,還是五年,汽車購買周期大幅度降低達到了大家的共識。


      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更是不得不提。何斌同學表示:“行業公認新能源汽車的發展是一個趨勢,我們新能源汽車的銷量也是一路走高。2015年整個行業增長是在230%,而我們的增長達到了369%。2016年,我認為突破7萬臺沒有問題。”擲地有聲,就等結果了!


      話題二:這些競品你怕不怕?


      互聯網企業正式進軍汽車行業。當蘋果、谷歌紛紛走入汽車行業,傳統汽車行業就將以一種什么姿態應對?潘欣欣同學(陸風汽車營銷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果斷回答:“我們并不畏懼互聯網汽車。互聯網汽車更多考慮的是消費者私人定制的個性需求。我認為沒有工業基礎或者沒有工業化沉淀的互聯網企業對我們影響并不大。”果然是霸道總裁范兒!


      黃小川同學(迪思傳媒集團董事長)倒認為智能汽車是中國超越日本等發達國家汽車領域的關鍵。他說:“中國汽車如果要利用互聯網+的話,必須要在智能化方面和電動方面去超越傳統汽車,因為在傳統領域你永遠達不到德國或日本的造車水準。”


      劉飛雷同學(廣汽集團乘用車有限公司公關部部長)舉手補充道:“互聯網汽車確實更熟悉新一代消費者的心理特征,所以他們在推廣的時候會更快,消費者也更容易接受。同時互聯網汽車對傳統汽車行業本身也是一種刺激。本來傳統汽車可以慢慢來,結果互聯網汽車的出現,讓傳統汽車加速了自己智能化的過程。”


      話題三:汽車文化你信不信?


      提到文化,是件很玄的事兒,那么中國到底有沒有汽車文化?


      對這個問題,解偉同學(華泰汽車銷售公司總經理)毫不諱言地稱:“中國幾乎沒有汽車文化。中國很多老百姓,只要汽車是中國產的、價格合適、實惠,就會愿意買。他們也沒想買幾百萬的豪華品牌,買個幾萬塊錢的車能用就行了。這個時候談不上汽車文化,能開就行,但是服務要好。老百姓想的東西才是最本質的文化。”


      這種觀點立刻引起了大家的爭議。沈虹同學(中央民族大學碩士研究生導師)明確表示:“中國是有汽車文化的,不然滿大街都是新能源汽車了。在全球化時代,年輕人越來越講求汽車的個性,而且不分年齡,以興趣形成文化圈群。”


      沈虹同學的觀點引發了更多同學的理性思考。黃小川同學認為:“自主品牌也會有上升的一天,也會做細分市場。但是在現在的需求來講,肯定是要解決三四線城市最基本能開的需求。在此之后才會發展中國自己的汽車文化。”


      王健同學(IDGTechNetworkCOO)就此提出兩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中國汽車的高端品牌要不要做?第二個問題是這個品牌早做還是晚做好?黃小川同學回答稱,品牌能不能夠達到目標,要結合現實。比如說豐田、大眾能做到現在,其實是有很多年歷史的積淀。在消費者心中形成的品牌印象不是一天可以建立起來的,需要時間。


      提到汽車文化,就不得不說下中國汽車消費者中存在的不良駕駛習慣。王欣同學(長安汽車品牌公關部數字媒介中心互聯網營銷經理)認為,不良的駕駛習慣之所以存在,是因為整個中國的汽車消費習慣沒有真正建立。一線市場進入汽車社會才十來年,二三線城市汽車市場遠未飽和。而發達國家的汽車市場已經有三代人了,也就是很多人都是從小在汽車上面長大的,是汽車上成長起來的一代。習慣的養成不是靠一代、兩代人,而是更久。時間會改變一切,也許在十年、二十年以后,用戶的不良駕駛習慣就會有轉變。


      話題四:這種營銷你會不會?


      2015年,汽車行業產生了新的營銷方式,如朋友圈廣告。那么什么才是最有效的營銷呢?


      徐進同學首先發言。他舉了自己經手的Jeep和飛利浦兩個案例,認為一系列的營銷最后帶來的結果是讓這個品牌變得更加有人性的味道,更有故事性、場景化,同時營銷也不再那么廣告化。這就是把真實生活的東西、場景的東西,跟虛擬營銷的東西結合在一起,才能打動人心,而不是做給自己去看。正出于此,他推出了原生營銷4.0的版本:再造生活場景,希望把營銷和汽車消費的場景、消費者購買的場景、生活的場景結合起來。


      提到場景營銷,也提到了各位同學的興趣點,氛圍立馬達到了高潮。黃小川同學稱,年輕人喜歡自駕游,于是他策劃了星空之旅的活動。在新媒體時代,大家都在做營銷差異化,內容差異化。這個東西還是要跟你整個車企的內涵結合起來。大家在做的過程都有不同的發展道路,但是一定要找到你差異化的DNA,和內容的差異化結合起來。汪偉同學認同這種觀點,互聯網+時代,傳統汽車企業和互聯網企業之間的壁壘被打破,一切都在跨界,也在無界。


      天下武功,為快不敗。但營銷的本質是什么呢?王健同學認為,無論你是在傳統汽車行業還是互聯網行業,都要對你的用戶有足夠的敬畏和尊重,要了解他們的需求是什么。在現在的時代就是要緊跟時代的脈搏和方向。你用受眾最喜歡、最上癮的營銷方式進行傳播,一定會給你帶來更好的銷售戰績。


      據了解,這是由鳳凰網、鳳凰衛視主辦的“2015中國汽車年度盛典”中的“序曲”,當然也是今年第一次舉辦。鳳凰網希望通過這樣一種閉門會議的授課形式,為具有特殊意義的2015年汽車行業留下更有價值的“談資”。據稱,鳳凰汽車小二班課堂將陸續在上海、廣州推出,甚至將舉辦走進車企的“校外課堂”,福利更多用戶。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