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蒙牛特侖蘇《又見國樂》赴美演出大獲成功


    來源:TOM   時間:2015-12-24





    由蒙牛集團總裁孫伊萍擔任聯合出品人、蒙牛集團與著名導演王潮歌聯合出品、我國頂級國樂大師團體中央民族樂團擔綱演出的大型民族音樂劇——特侖蘇《又見國樂》在經歷了全國八大城市巡演之后,于2015年12月中旬先后登上美國華盛頓肯尼迪藝術中心和紐約卡耐基音樂廳的舞臺,贏得觀眾的一致好評和當地媒體的強烈反響。不但美國權威媒體《華盛頓郵報》給出了整版深度報道,好萊塢著名樂評人拉維勒·布里克曼更在觀看演出后以長文評價特侖蘇《又見國樂》“展現了音樂家們精妙絕倫的音樂才華,讓那些三千多年前的詩句,在當今熙攘的世界中重新找到共鳴”。

    12月23日,特侖蘇《又見國樂》成功訪美研討會在中央民族樂團舉行。蒙牛總裁孫伊萍受邀出席與各位名家一起探討國樂的發展與未來。導演王潮歌、中央民族樂團團長席強等主創團隊、戲劇教育家徐曉鐘、藝研院音研所研究院研究員薛藝兵、中央音樂教授李吉提等十余位文化藝術學界專家蒞臨到場,對蒙牛聯合出品特侖蘇《又見國樂》的大膽創新、以及期間蒙牛所展現的企業社會責任感給予了極高評價。中央民族樂團團長席強及王潮歌導演現場表示:“蒙牛是在用良心展現企業的社會和文化責任感,是民族企業的典范“、”像特侖蘇這樣富于社會責任感、致力于民族文化創新傳承的品牌才是中國的好品牌”;而中央音樂學院教授宋瑾則表示這場又見國樂就是中國人精神的純牛奶。

    對此,孫伊萍談到:此次她本人作為聯合出品人、蒙牛作為聯合出品方出品特侖蘇《又見國樂》的目的,不只是用創新突破的手段來傳承民族傳統藝術,也是希望能夠用項目創作過程中的創新精神去感染整個蒙牛團隊;推動蒙牛在下階段用更好的創新改變中國傳統乳制品行業,從而為當今時代的消費者創造更大的價值與體驗。“在所有的文化形態中,藝術和音樂的文化價值是永恒的,這是我們選擇國樂的原因。任何一家企業只有將文化價值觀做好、勇于創新,才能獲得不斷傳承的動力、基業長青。我們期望通過企業和品牌的努力,去幫助藝術家們傳承國粹、去啟發更多的人發現國樂的價值。國樂從來不只是民族的、中國的,我們不僅僅支持國樂走到美國,未來還將支持國樂走向更廣闊的世界,引發全世界的共鳴。”

    特侖蘇《又見國樂》之所以成功風靡海內外,與蒙牛的大力推廣和創新營銷不無關系。據孫伊萍介紹:“蒙牛產品每天都有7,500萬的忠實消費者,還有覆蓋全國的20個銷售大區,我們利用自己的資源渠道,聯動電視、報刊等全媒體宣傳通路對國樂文化極力推廣。巡演之外,不但舉辦了覆蓋全國的國樂高手大招募行動,讓諸多民間國樂高手脫穎而出;還聯合民族樂團的藝術家們在城市地標舉行國樂快閃、用彩牛裝置藝術布置整個劇院、通過二維碼引導觀眾掃碼登陸互動平臺體驗線上國樂,將國樂藝術邊界無限外延。截止到目前,《又見國樂》的傳播覆蓋人群已經突破了40億人次。特侖蘇《又見國樂》不再是觀眾到現場觀看演出這種單向溝通的形式,而是觀眾可以參與演出和互動,更好地實現對國樂的傳承。“

    據悉,特侖蘇《又見國樂》將于2016年1月在北京國家大劇院舉辦收官演出。屆時,從過萬國樂高手報名者中選拔出的數十位民間高手也將抵達現場共襄國樂盛典。不是所有牛奶都叫特侖蘇,不是所有音樂都叫國樂。未來,蒙牛還將與國樂攜手,讓創新引領的中國文化傳承繼續發揚光大。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