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以“理性電商,王道營銷———傳統產業+互聯網時代下的新商業模式探索”為主題的2015年第八屆工程機械CIO暨產業營銷高峰論壇在江蘇徐州召開。面對席卷工程機械,甚至整個裝備制造行業的“互聯網+”浪潮,以及行業電商風起云涌,而盈利之路卻異常漫長的現狀,來自徐工、中聯重科、小松、柳工等企業精英試水先行,針對產業升級中的新問題進行了充分討論,以期開啟工程機械的“智”造時代。
論壇上,中央網信辦信息化發展局副局長董寶青多角度詮釋“互聯網+”的重要含義。國家正在加大推進信息化建設,從今年年初到現在,出臺一系列政策,促進互聯網發展。未來,大數據的進一步開發與互聯網應用的結合將有巨大發展空間。
徐州市副市長王安順表示,伴隨“中國制造2025”和“互聯網+”戰略部署的深入實施,工業化與信息化加速滲透、深度融合,工程機械產業正迎來新一輪的發展機遇和轉型契機。“作為國家電子商務示范城市和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城市,近年來我們堅持將工程機械的產業優勢和互聯網、大數據的支撐優勢有機結合,相互疊加,為推動工程機械和互聯網經濟融合發展做出了積極探索。此次CIO高峰論壇不僅為全國工程機械行業發展提供有益啟迪,更為徐州工程機械產業加速提檔升級提供重要指導。”
據最新數據統計,2015年1~9月,工程機械行業主要機種銷售量同比下降了25.6%;銷售收入同比下降了15.4%,主要企業集團利潤同比下滑88%。中國工程機械工業協會副秘書長尹曉荔通過一組數據說明了行業現狀。“縱觀產業發展現狀,一方面是以工程機械為代表的傳統制造業低迷萎縮,另一方面互聯網蓬勃發展,勢不可擋。”尹曉荔表示,協會在受托編制的《工程機械行業十三五發展規劃》中明確提出:“實現行業、企業管理、銷售與服務等的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研發應用是行業至2020年需要重點突破的共性基礎技術之一”。
此外,中國電子商務創新推進聯盟秘書長徐經緯則以《傳統行業的電商之路》為主題,從不同產業的集成創新情況講起,重點闡述了制造業的電子商務之路。他解釋,快速反應是企業電子商務的核心競爭力,對于裝備制造業,尤其是現在工程機械企業來說,建立彈性的、快速滿足小批量、多批次、個性化市場需求的組織體系,至關重要。“‘互聯網+’未知遠大于已知,每一點探索積水成淵,勢必深刻影響和重塑傳統行業的格局”。
隨后,江蘇徐工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啟亮的《互聯網+工程機械發展趨勢》、小松(中國)投資有限公司ICT本部本部長張洪的《IoT技術在小松(中國)的發展歷程》、廣西柳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市場部長林熙的《“互聯網+”助力傳統渠道聚變》等主題演講讓與會嘉賓領略到了“互聯網+”與電商的融合之路為傳統企業帶來的巨變:從內部到外部,從生產模式到營銷模式,從管理體系到售后服務,從消費者到上下游,從終端到云端等,這場以“互聯網+”和電商為名的饕餮盛宴讓所有人都獲益良多。 (周子聰)
來源:中國工業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