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弘揚中華飲食文化 李錦記帶給全球“家鄉的味道”


    來源:國際商報   時間:2017-05-15





      4月26~28日,孔子學院漢語教師志愿者崗中培訓在新西蘭最古老的大學之一——惠靈頓維多利亞大學正式啟動。


      自2009年以來,國家漢辦就在新西蘭設立孔子學院。截至目前,新西蘭共有3所孔子學院,分別分布在南北二島的3所公立大學里。此次參加到崗培訓的人數共計147人,其中包括孔子學院漢語教師志愿者以及一部分公派教師。


      記者了解到,作為首批支持孔子學院的李錦記與國家漢辦的合作已經走過了整整5個年頭。而向海外志愿者捐贈具有當地特色、且頗受本地人歡迎采的醬料產品,是自2016年起,李錦記攜手孔子學院傳播中國味道的全新舉措。


      出席本次開幕式的有惠靈頓維多利亞大學孔子學院理事會主席TonyBrowne、國際事務處助理副校長MatthewO’Meagher、中方院長陳雯、國家漢辦志愿者工作處處長郭驕陽以及李錦記中國企業事務總監陳姝。


      開幕式上,郭驕陽用中文向志愿者們進行了親切的問候,當其介紹到李錦記對本次活動的支持和將要帶給大家的驚喜時,場下百余名志愿者頓時沸騰起來。對于身在海外的志愿者們來說,李錦記的調味品帶來更多的是家鄉的味道和對家人的思念。“孔子學院是對外傳播中華文化的重要場所。李錦記殷切期望在國家漢辦對全球志愿者的關懷中盡一己之力,進一步推動中華飲食文化在全球的傳播。2017年,李錦記將繼續與國家漢辦合作,以‘關懷志愿者,弘揚中華飲食文化’為目標,以‘思利及人’為企業核心價值觀,通過傳播舌尖上的美味,提升中華文化在全球的影響力。”陳姝如是說。


      香飄海外——“家鄉的味道”不再遙遠


      身在異國他鄉,家鄉的味道總是讓人倍感親切。不少身在海外的孔子學院志愿者們常會遍尋中餐館,或者自己下廚,只為嘗到那熟悉的家鄉味道。


      在與李錦記工作人員交流的過程中,一位孔子學院的志愿者說,“做飯真的挺不容易,我出國后的第一年會經常做飯,但是想到要每天給自己做不同的菜肴,就會有些累心。而最主要的是,在國外能夠買到的食材和國內差別很大,尤其做中餐需要的調味料也不容易買到。”


      除了食材和調味料不夠豐富之外,在外就餐的高成本,也是海外的孔子學院志愿者們所面臨的一大現實問題。


      一位剛到新西蘭不久的孔子學院志愿者說道:“我很少在外面吃飯,一個原因是自己的中國胃不太習慣西餐,另外一方面,就是在外面吃太貴了。我的小目標是自己以后多做一些好吃不貴的中餐。”


      記者獲悉,早在2012年5月,李錦記就與國家漢辦在北京簽署了《關懷志愿者、弘揚中華文化合作備忘錄》。在當天簽約儀式上,李錦記醬料集團主席李惠中就向全球孔子學院志愿者捐贈了為他們“量身定做”的方便醬料包,自此,開啟了百年醬料企業李錦記與孔子學院在全球范圍的合作。“李錦記提供的方便醬料包很實用,只要按步驟操作就好,做法簡單,操作便捷。比如魚香茄子、麻辣火鍋,有了方便醬料包、一包就OK。”曾在泰國工作時就收到過李錦記方便醬料包的一位志愿者告訴記者。


      思利及人——關懷志愿者不斷升級


      經過第一階段的合作,李錦記注意到各個國家對于攜帶食品有著不同的規定。例如,新西蘭就有號稱全世界最嚴格的食品入關要求。同時,李錦記向志愿者們統一提供的方便醬料包與他們所在目的地國家能夠買到的產品不盡相同。為了能夠以更可持續的方式、更切實地關懷到志愿者,李錦記推出了在海外的落地活動中向志愿者提供本地采購、方便購買產品等升級版的合作方式。


      而事實上,此次李錦記為新西蘭孔子學院志愿者提供的醬料產品,都是在本地采購、適應當地食材烹飪需要的“本地貨”,包括舊莊蠔油、特鮮生抽、純香芝麻油和海鮮醬,非常符合新西蘭當地以海鮮為主、飲食較為清淡的特色。


      志愿者們拿到產品后歡呼雀躍,滿懷感激之情地向李錦記表示感謝,場面令人感動。“看到李錦記產品在海外如此受歡迎,真的開心又驕傲。志愿者們臉上的笑容,就是對一切努力最好的回饋。”陳姝表示,“以美食推廣中餐文化,讓舌尖上的中國成為與世界溝通最美妙的方式,這也是李錦記和國家漢辦合作5年來通過關懷全球志愿者、所希望達到的‘小目標’。”


      據了解,從2012年到2016年,李錦記持續向孔子學院捐贈的醬料隨志愿者們去往全球各地,在傳播中華飲食文化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目前累計直接受益的志愿者達到14000人次,輻射達100多個國家和地區。


      李錦記——讓世界了解中國之舌尖美味


      眾所周知,2004年,以教授漢語和傳播中國文化為宗旨的孔子學院成立。據公開資料顯示,截至2016年年底,在全球140個國家和地區,已建立512所孔子學院和1073個孔子課堂。10余年來,孔子學院共選派數萬名志愿者及教師,幫助各國開展漢語教學。


      創立于1888年的百年民族企業——李錦記始終以“弘揚中華優秀飲食文化”為使命,致力于實現“有人的地方就有李錦記”的宏偉目標,這個目標與孔子學院致力于傳播漢語文化有著異曲同工之處。“李錦記的使命是發揚中華優秀飲食文化,而孔子學院又是推行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李錦記作為一家民族企業,非常希望攜手孔子學院將中華優秀飲食文化傳播到全世界各地。”李惠中表示。


      2012年5月,李錦記與國家漢辦簽署合作備忘錄,自此,李錦記與孔子學院展開了一系列的合作。


      2012年6月,李錦記通過開辦中國烹飪課堂的形式,為孔子學院志愿者提供中式烹飪培訓。這是孔子學院總部首次大規模組織志愿者學習中國烹飪,對提高志愿者海外生活質量以及中華美食文化的海外傳播有著重要的意義。


      2013年,李錦記和國家漢辦聯合制作的《中國烹飪教材》正式發行,教材用中、英、法、西4種語言編寫,以視頻和書本形式呈現,圖文并茂、生動直觀地介紹了10道中國代表菜肴和餃子的做法。通過教材,有效地幫助志愿者提高了烹飪技藝,并完善豐富了全球孔子學院的教學課程。


      2014年9月和2015年12月,李錦記先后受邀出席了在北京舉行的首個全球“孔子學院日”啟動儀式,以及在上海舉行的第十屆孔子學院大會,并均獲得國家領導人的親切會見。


      2016年12月17日,孔子學院在英國倫敦舉辦了志愿者崗中培訓,李錦記向志愿者贈送了200多份具有當地特色的李錦記產品,其歐洲區負責人還與志愿者們就英國課堂管理、趣味教學與課堂游戲等進行了充分的交流。“非常感謝李錦記對孔子學院志愿者給予的關懷和幫助。作為志愿者,在國外做好漢語教學工作的同時,很高興能參與推廣中華飲食文化,讓全世界通過中國美食和烹飪認識中國、了解中國、喜歡中國。”接受捐贈的孔子學院志愿者代表由衷地說道。


      在為期3天的孔子學院漢語教師志愿者崗中培訓結束后,李錦記還受邀和國家漢辦一起前往新西蘭最大的城市奧克蘭,參觀了作為示范點的奧克蘭大學孔子學院。該學院自成立以來,就得到了中國國家領導人的親切關注,并且被認為是全球運作最成功的孔子學院之一,在新西蘭及整個澳洲推廣漢語學習和中國文化交流中作出了卓越的貢獻。作為孔子學院示范點,奧克蘭大學孔子學院豐富的書籍和文化藏品給參觀者留下深刻印象,也為此次新西蘭孔子學院的系列活動畫上圓滿的句號。


      就在李錦記成立129周年之際,李惠中表示:“孔子學院志愿者在傳播中華文化的歷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關懷志愿者是李錦記的光榮和責任。未來,百年企業李錦記將進一步加強與孔子學院的合作,為弘揚中華文化盡綿薄之力。”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