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的樓市已進入全新格局調整期,不少房企都在做創新營銷。回顧歷史,以往主流營銷方式主要有以下三種:一是體驗營銷。企業通過把握消費者心理,投其所好,有針對性地定位產品和服務的質量,注重客戶體驗。二是折扣營銷,大部分開發商是在開盤前后實施,一般不超過9折,優惠力度較小。三是全民營銷。如碧桂園在開盤之時,采用“人海戰術”,舉行大型的營銷活動,拉攏大量顧客看盤,以達成促成交易的目的。
其中,體驗營銷和折扣營銷是10多年來一直采用的營銷手段,在買方市場需求活躍的前提下,營銷并不需要考慮滯銷、降價等問題,只需增強體驗、小幅折讓以提高客戶對產品品質、性價比的認可。碧桂園全民營銷模式則是對營銷資源的全面整合,也是近兩年才出現的新興事物,目前仍在更新迭代中。
今年以來,在整體性降價趨勢明顯的背景下,各大房企為促進業績增長,已出現眾多營銷創新手段。
一是大幅削價促銷。萬科、中海等品牌房企都紛紛加入這個行列,個別房企如雅居樂很多項目低至56折,幅度非常大。特價房、低價房也屬于這一行列。二是各種零首付。開發商變相為消費者墊付或支付首付款,降低購房門檻,以“零首付”購房策略搏取項目快速去化。目前大小房企均有涉及,如保利、金地,分別針對長春、長沙項目打出“零首付”營銷活動。三是“降價險”試圖被推出。為促進成交,解除消費者降價擔憂,珠江地產曾試圖推出“降價險”,后來不了了之。四是全民營銷再升級。萬科推出“萬享會”,搭建線上經紀人平臺,開啟基于微信平臺的全民互動營銷。
除此之外,體驗營銷也在結合互聯網思維的過程中快速更新迭代,如復地“財富云”,旭輝“營銷寶”。還有買房方式也在不斷創新,如“期權換房”精英合伙人計劃。種種創新背后,本質上都是為了打消購房者的降價疑慮,在此基礎上,進行實實在在的讓利,進而促進去化,加快資金回籠,渡過當下難關。
哪些營銷創新有可能成為趨勢?首先,大幅降價的方式,我們認為是應急之舉,不會成為常態。如果降價后低于成本,并不具有長期可行性,如果高于成本、有盈利,開發商只要通過成本加成合理利潤低價入市即可,不需要搞大幅削價的“噱頭”。低價入市可先人一步搶奪客戶,未來或成為常態。
其次,從當前“零首付”的本質來看,開發商只是在短期內墊付首付款,并不是帶給客戶實質的讓利,同時客戶還可能承擔國家政策變動造成的購房損失的風險,以這種方式置業的客戶意愿將有限。而直接免除首付款,相當于降價3成,才是真正降低置業門檻,著實令消費者心動,促成置業意愿達成。
再其次,由保險公司為房價下跌買單的“降價險”,雖違背商業責利共擔原則,且因保險公司無法科學預測相關風險,難以落地,但從其出發點來看是為打消人們的跌價疑慮,刺激觀望者積極入市,符合當下行情。若房價繼續下跌,房企與資金充沛的金融機構合作,用折價資產向金融機構抵押,讓后者預先墊付流動性這一模式將推陳出新。
最后,結合O2O互聯網平臺的體驗營銷相比傳統全民營銷,不僅具備快速、傳播廣的特點,而且增加了更多的客戶互動方式,如網上售樓處、看房團、團購等,實現直接在線蓄客,省時、快捷,在營銷費用上也有效節省。加上基于“朋友圈”的信任度,這種營銷模式更易推廣,或成主流。
來源:中國建設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