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茶企試水全渠道營銷模式


    時間:2014-06-25





      近年來,在電商的沖擊以及限制三公消費的影響下,傳統的茶葉行業遭遇地震,市場需求明顯放緩而經營成本卻在遞增,還在延續中的“關店潮”讓許多茶企感到前所未有的壓力。如何在市場需求低迷中贏得生存的生機?一場傳統銷售流通領域的茶業戰爭正在上演。

      “隨著政府采購的減少,茶葉市場的需求量大幅下滑,價格也在下降。”在第八屆濟南茶博會舉行的中國北方茶商全渠道營銷論壇上,日照圣谷山茶場有限公司董事長高建華坦言,茶葉市場隨著需求量的縮減已出現過剩,不過,從去年至今,已有相當一部分以賺錢為目標的茶企和經銷商相繼退出。而茶葉市場面臨的挑戰除了政府消費的銳減,還有電商帶來的沖擊。“過去以產品為中心,以實體店為中心的零售分銷模式被新一代的以顧客為中心的、以電子商務為中心的模式所取代。O2O的來臨,正在悄悄改變著中國茶葉市場的格局。”深圳市華巨臣實業有限公司總裁楊文標表示,在移動電商時代,全渠道營銷模式將為未來中國茶產業的發展帶來更多機遇。

      消費者在新媒體時代改變了傳統的消費方式,而茶葉企業卻停留在傳統的門店賣茶中,楊文標認為,中國茶業市場洗牌中,其銷售渠道結構也正在調整,在渠道布局上布控不同形式的營銷渠道,以多元渠道分銷實現消費群體的廣泛覆蓋,聯合實體店、網店、移動商店、社交媒體甚至涵蓋持有目錄、呼叫中心、社交游戲、移動終端、游戲機、電視、網絡電視上門服務等等,這一切形式的全渠道融合將為未來中國茶產業復興帶來無可估量的影響。

      日照御青茶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馬玉峰也表示,目前茶葉消費的主體是“60后”、“70后”,而要“80后”、“90后”接受這一帶有濃郁民族文化特色的飲料,渠道變革勢在必行。

      當我們跳出傳統模式來看茶葉市場時,就會發現傳統茶行業只把茶葉當做食品,所有行業人士都只想到茶葉是可以食用的,而鮮有人想到茶葉還具有其他的消費功能,因而茶葉市場創造需求有著極大的市場空間,給傳統茶企轉型留下了廣闊天地,這個行業轉型期也在考量著每一個茶企經營者的智慧。

      借助電商做大企業

      “茶產業為什么做不大,第一產品的門檻太低,中國茶太多,幾個農戶就可以搞一個茶場出來; 第二,價格太高,亂七八糟的定價;第三個是品牌太弱,幾乎沒有什么品牌,這個是因為源頭太分散,所以它的品牌做不起來;第四就是渠道太亂,中國茶產業的渠道非常落后,幾乎是在改革開放以前甚至在一百年以前的渠道模式:批發。批發的渠道是利用信息不對稱來做茶葉的銷售,與這個世界的發展背道而馳,這四個原因導致中國茶產業沒有大企業。”中國資深戰略營銷、華僑茶業發展研究基金顧問張心忠表示。

      張心忠認為,現在中國茶產業正進入了深度的變革期,整個中國茶產業在未來三到五年一定會進行一個深度的洗牌,在十年左右的時間,中國一定能夠產生五十億及以上的企業,必須是標準化、工業化、品牌化,而企業的渠道一定要借助商超、電商。

      用互聯網思維來賣茶

      “互聯網思維符合現代的趨勢,這畢竟是未來的趨勢,這種趨勢已經在各個領域、各個行業開始滲透到我們的生活、我們的消費、我們的價值觀也在進一步的被改變。”營銷策劃專家梁文峰表示,用互聯網的思維出一些茶的產品,應該也可以殺出一條血路。

      梁文峰認為,年輕一代的消費人群有他們的陣地,也有他們對茶產品的一些新的需求,那么把茶年輕化,把茶作為一種游戲的手段,則可以實現滿足他們的需求。

    來源:山東商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