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華南六少本月29教你如何玩轉微信粉絲經濟


    時間:2014-03-26





    《粉絲經濟實戰秘籍》北京見面會

    你們企業的粉絲是誰?他們集結在哪里?是否正在形成一個認同你們品牌價值的群體?你知道如何讓他們“消費成癮”并充分挖掘粉絲經濟嗎? 繼湖南衛視“超級女聲”比賽之后,中國每年都在不斷涌現各種選秀節目,“粉絲”二字也隨之在中國迅速地流行起來。

    龐大的“粉絲”人群自然也蘊涵著巨大的經濟能量。如何孕育粉絲健康文化,撬動一個潛力巨大的‘粉絲產業’,形成一種新興的‘粉絲經濟’。3月29日下午華南六少在北京大學五四體育中心為你一一解答。

    無論是微信營銷還是全網營銷,其中核心的一環就是粉絲。顧客為什么要粉你,如何讓粉絲狂歡,如何讓粉絲參與消費并為之呈現粉絲經濟,這是令眾多商家癡迷及關注的核心。粉絲經濟時代,誰擁有更多的粉絲數量,誰就占據更大的市場份額;誰的粉絲越忠誠,誰的產品存活時間就越長,品牌就越有發展動力。粉絲經濟時代,得粉絲者得天下。

    針對目前粉絲經濟的實戰并不是很多,所以華南六少華南六少北京見面會因報名火爆,原定清華大學場地容納人數有限,特將地址調整。

    地址:北京大學五四體育中206階梯教室。
    時間:29日19:00-22:00
    聯系方式請掃微信二維碼

    華南六少為你講述粉絲經濟

    在互聯網時代,從來都不缺少話題,借助于互聯網,每個人都有紅的機會,每個人都能擁有自己的粉絲,當粉絲數量積累到一定程度時,量變就能轉化為質變。對于企業來說,粉絲照樣可以帶來經濟效益,也就是所謂的粉絲經濟。

    谷歌前CEO埃里克曾說過:“能夠發揮互聯網潛力的候選人,將會在下一次總統大選中脫穎而出。”果不其然,奧巴馬的成功印證了這句話。在競選過程中,奧巴馬建立官方網站、競價關鍵字、視頻營銷、網絡游戲內置廣告、郵件營銷、博客營銷、社區化營銷等,他利用互聯網進行發力,不僅調動了億萬網民的神經,更是贏得了大量粉絲的青睞,最終讓奧巴馬成功地升級為白宮新貴。

    或許這個故事還離你很遠,那么,企業創始人制造熱門話題,引起大量粉絲的關注,為企業帶來的經濟效益足以讓你折服。

    有一個非常出名的電商廣告,其創始人親自出馬打造魅力男主形象,以夢想為載體,“我為自己代言”的廣告詞直擊觀眾內心,廣告瞬間火遍了大江南北,僅僅在優酷幾天的點擊量就突破8萬,網絡上的“代言體”更是層出不窮,大量粉絲的各種“為自己代言”版本紛至迭來,這不僅為企業帶來了成千上萬的粉絲,更讓產品的銷量直線上升。

    粉絲經濟是隨著互聯網的發展而來的,網民數量越來越多,其潛在的消費能力也隨之增長,而與一般客戶相比,粉絲們不僅是忠誠客戶,更是企業和產品的愛好者、狂熱者、追隨者,并且粉絲的另一大特點是“裂變”,當粉絲們消費時,他們會利用微信、微博、QQ等平臺來秀產品、秀體驗,這樣就會在朋友圈的引來圍觀,很容易讓1個粉絲增長為2個粉絲,甚至是一群粉絲,依次裂變、增長,其效果是不可估量的。

    粉絲就生產力

    在提到粉絲就是生產力的時候,我們不得不提到——陳坤微信公眾平臺。

      在陳坤的微信公眾平臺上,用戶可以通過付費成為陳坤微信平臺的會員,而會員也被分為10元的月卡、50元的季卡、100元的半年卡和168元的年卡。成為陳坤微信公眾平臺的會員之后,可以根據不同的會員等級享受特權,并有機會和陳坤互動。根據測算,陳坤在微信平臺上約有100萬粉絲,只要其中10%的粉絲付費,就至少能獲得1680萬元。其實早在陳坤之前,自媒體人羅振宇的“羅輯思維”是微信付費會員制的最初嘗試,他將會員費統一定為200元,僅半天就賣出5500個會員,最終收獲了160萬元的會員費。

    《盜墓筆記》作者南派三叔也在自己的微信公眾平臺上推出6元月卡、15元季卡、30元半年卡和55元年卡,而成為南派三叔的會員可以閱讀三叔的最新作品,包括獨家短篇小說、小說連載以及漫畫等;參與到會員討論區可以與其他會員交流心得,并可以獲得三叔親自點評,并與三叔互動。

    另外一個案例就是小米手機閃電售完, 只因粉絲太瘋狂。首批小米3正式開始開放購買,總共10萬臺備貨在1分26秒內全部售罄。在眾多米粉可望而不可即遺憾下,手機“黃牛黨”瞄到商機,以炒蘋果“土豪金”的熱情和經驗用來炒小米。從淘寶和其他渠道上看,小米3的非官方價已經被抬高幾百至上千元不等。一方面有人指責小米的饑餓營銷,但這另一方面也顯示出小米的粉絲強大。

      現在,數以萬計的米粉們每周都參與到小米系統的開發定制中,小米創始人雷軍曾自豪地表示:“蘋果的更新是一年一次,谷歌是一個季度發布一個版本,而小米則是一個星期發布一個版本,風雨無阻。”聚集小米粉絲的小米社區用戶已達到700萬,每天關于手機討論的帖子多達幾十萬條。

    粉絲就是生意

      說起粉絲經濟就不得不提郭敬明和他的《小時代》。且不論電影的好壞,但這部大戲是為一群80后甚至90后的讀者量身定做的。從制作之初,電影《小時代》是基于大數據做出的決策。首先,他們對郭敬明的粉絲群體進行了調查,這些粉絲數據來自于微博、貼吧、論壇等多個渠道,全面覆蓋了網絡上討論郭敬明的帖子和文章,從中可以有效地分析出這類粉絲的特點和需求。

      當然,這樣的作品出來,喜歡的愛死,不喜歡的罵死。從雙方之間的論戰中讀者也能看到,雙方不在一個時空里對話。從一開始,某一方并不是電影《小時代》的目標受眾,而這部電影的目標受眾群體,則無一例外站在郭小四的戰隊里搖旗吶喊,好不熱鬧。而在國外,如《星際迷航》、《超人》、《鋼鐵俠》這類電影都對粉絲們產生了極其深刻而長遠的影響。

    如何利用粉絲盈利

    《中國好聲音》《爸爸去哪兒》的電影項目,也正是這一前提下的產物。盡管湖南衛視新聞發言人李浩說:“《爸爸去兒》這個電影的出發點,絕對不是將商業上的考慮放在首位,而是一次真人秀節目轉化成品牌電影的嘗試,希望給來不及看電視或者沒有完整看完電視版的觀眾一次過癮的歡樂體驗。”但為粉絲服務,為粉絲拍電影,最終讓粉絲樂意掏錢,至少是個合乎邏輯的商業決定。對片方來說,真正的問題是,究竟應該怎么為粉絲服務?什么樣的電影才是粉絲真正樂于消費的產品?粉絲們最初的熱度往往會如星星之火,進而燎原。用粉絲撬動萬達的零點場,通過萬達的零點場撬動萬達的排片和上座率,再通過萬達院線的上座帶動全國院線的上座率。”現在一些大賣的粉絲電影,票房并非完全由粉絲貢獻,而是走“大粉絲概念”,讓粉絲滾雪球,粉絲帶動粉絲,粉絲蔓延到粉絲的同學、朋友和親人,從而令影片從狹窄的粉絲群體里跳脫出來,獲取更大的市場份額。

    名家語錄:

    人們應該用生態的方式面對早已變成生態的環境,而未來的品牌沒有粉絲遲早會死。——羅振宇

    如果一個藝術家擁有1000個鐵桿粉絲,那么他通過經營個人品牌獲得的收入就可以養活自己。從個人品牌到企業品牌,一代代偶像在大眾傳媒的生產線上不斷推陳出新,從生理到心理上滿足受眾的需求。——美國網絡文化觀察家凱文?凱利在《技術元素》中提到“1000鐵桿粉絲”的理論”我希望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微信公眾號,他們都可以通過微信公眾號來推廣,比如一個盲人按摩店,它沒有門牌號,沒有官網,但是他可以注冊個微信公眾號,讓別人來幫他傳播給需要的人,也許這樣就可以幫助盲人成交客戶,而這一切都是免費的。”——張小龍

    來源:21CN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