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企業是市場經濟的主體,客觀評價企業社會責任現狀,對督促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具有重大意義。日前,由華南師范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和廣東省社會責任研究會主辦、廣東省社會科學綜合開發研究中心和《企業社會責任》雜志社協辦的“2012 年廣東省社會責任研究會年會暨第五屆中國·南方企業社會責任論壇”順利召開。
本次論壇重點內容之一就是由廣東省社會責任研究會對外宣布基于ISO26000社會責任國際標準的社會責任國際標準認證評價體系開發成功,并由該課題組成員解釋該體系的相關內容。據介紹,社會責任評價一直是國內外研究的一個熱點和難點問題,盡管國內學術界對此做了大量的探索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總體來說,效果并不明顯,目前仍未形成統一的社會責任評價研究體系。認證評價體系的推出對加快中國在學科前沿問題上與國際接軌有一定的推動意義。
采用本認證評價體系為公司的社會責任履行狀況進行評估,一方面,對中國政府部門、社會機構有一定的指引作用,能夠促使改善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的外部條件及盡快制定社會責任信息披露相關制度,為測評社會責任表現行為營造良好的外部環境;另一方面,能夠讓組織意識到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及時公開社會責任信息和評價社會責任表現行為有利于自身的可持續發展,為測評社會責任表現行為創造積極的內在動力。
據了解,課題組開發團隊應用本認證評價體系對中國滬、深兩市274 家上市公司2011 年度的社會責任表現行為進行評價排名,客觀、公正地從總體、結構、行業和地區4 個方面反映上市公司在生產經營活動中承擔社會責任的情況,為測評中國組織社會責任履行水平提供了參考依據和可操作的方法。(靜安)
來源:中國貿易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