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長虹掘金“城市礦山” 踐行社會責任


    時間:2012-11-30





    根據聯合國環境規劃署發布的報告,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二大電子垃圾生產國,每年生產超過230萬噸電子垃圾。由于蘊藏著玻璃、塑料、稀貴金屬等有價值的資源,這些電子垃圾被稱之為“城市礦山”。在日本、歐美等發達國家和地區,“城市礦山”已經得到了有效的回收和利用。自2007年起,我國也在廢棄電器電子產品的污染防范、回收管理等方面不斷摸索。今年7月,醞釀已久的《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征收使用管理辦法》正式實施,有43家企業入圍第一批獲得國家基金補貼的名單,這其中,四川長虹旗下的長虹格潤再生資源有限責任公司赫然在列。

    作為家電市場的老牌企業,長虹在廢舊家電回收領域的研發和布局已經長達8年之久,成為家電企業掘金“城市礦山”的先行者。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秘書長白為民在接受《中國電子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廢棄電器電子回收產業對我國整個經濟和環境的可持續發展大有益處,長虹等家電企業進軍廢舊家電回收領域是企業踐行社會責任的重要體現。

    “城市礦山”蘊藏隱形資源長虹變廢為寶

    2010年,我國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年產生量達到300萬噸,預計到2015年,廢棄電器電子產品的年產生量將超過600萬噸。這意味著,大量的電器電子產品將最終成為電子垃圾。長虹集團企業策劃部部長劉海中向《中國電子報》記者介紹說:“我國消費電子產業蓬勃發展,家用電器和消費電子產品的擁有量增速擴大,電子產品的技術升級加快,這些都加速了電器電子產品進入淘汰期和報廢期。”



    僅就廢舊家電市場而言,目前,我國每年產生的廢舊家電的數量大約在1億臺左右。這些被淘汰的電子垃圾中蘊藏著隱形的資源,比如CRT電視上的玻璃,洗衣機外殼上的塑料,空調、冰箱中的銅、鋁等金屬。這些資源如果能夠有效回收并再生利用,將有助于整個家電產業的良性循環。2010年6月,長虹格潤再生資源有限責任公司正式成立,主要對廢舊電器電子產品進行拆解,并以此為基礎逐步向精深加工領域拓展。據測算,長虹格潤每年能為社會減少固廢8227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4萬多噸。

    長虹格潤再生資源有限責任公司市場總監李輝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廢舊家電如果回收不當,就會對資源造成巨大的浪費,對環境產生嚴重的污染。據了解,我國80%的廢舊家電都流向了位于城鄉結合部的小商、小販的手中,只有20%進入了正規拆解企業的拆解線。而小商、小販大多采取焚燒和水洗等手工拆解方式,處理技術落后,回收率低,也使廢舊產品中含有的鉛、汞、鎘、鉻等重金屬流入水體和土壤,不僅對環境造成了直接危害,進而也危及了人類的健康。

    但在正規的拆解企業手中,電子垃圾就成了“城市礦山”。目前,長虹格潤對“四機一腦”指電視機、洗衣機、冰箱、空調和電腦的年拆解能力已經達到200萬臺,并投放了4條塑料生產線。在稀貴金屬方面,長虹格潤僅在金銀提煉上就已經形成了年產值達5000萬元的科技創新項目,真正實現了變廢為寶。白為民評價說,長虹這樣的家電企業進入廢舊家電回收領域具有明顯優勢,一方面,家電企業對家電產品的材料更為熟悉和了解,知道哪些材料具有利用價值,哪些材料再次流入市場會產生危害;另一方面,家電企業對家電產品的制造工藝更為了解,拆解起來也更加得心應手。

    社會效益>經濟效益長虹踐行企業責任

    盡管與小商、小販相比,長虹格潤這樣的“正規軍”更有技術優勢,也更能將廢舊家電的價值最大化利用,但在回收環節卻不及小商、小販有競爭力。長虹公司工程技術中心主任潘曉勇說:“小商、小販不考慮環境,只考慮經濟利益,正規的拆解企業既要考慮環境污染問題,還要考慮工人的五險一金、稅收等問題,無法跟小作坊主競爭,所以始終處于虧損狀態,而且無法保證收到貨源。”

    即便如此,長虹仍致力于發展廢舊家電回收產業。2006年,潘曉勇從清華大學畢業后便來到長虹,開始研發廢舊家電回收及處理技術。6年來,潘曉勇及其團隊研發出廢舊電視、空調等再資源化利用的系統技術,并在廢舊等離子屏的銀回收處理技術、線路板元器件拆解工藝和裝備方面達到國際領先水平。長虹格潤就是在這樣的技術成果中孵化而來的。目前,長虹格潤在循環經濟方面已經取得了發明專利18項,國家授權5項,自主研發無害化生產設備11套。在長虹格潤成立之初,長虹集團就斥資5億元,每年,長虹集團還會定向注資3000萬元,用于發展循環經濟,并在這一過程中匹配資金周轉政策。



    巨額的技術投入和資金投入不但體現了企業對廢舊家電回收產業的重視,更體現出企業踐行綠色環保的社會責任。劉海中告訴記者,短期來看,廢舊家電回收產業主要產生社會效益,未來才會產生經濟效益,但是廢舊家電的不正確回收對環境有極大的危害,企業應當承擔起這個社會責任。

    在國務院出臺的加快培育和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的決定中,節能環保產業被列在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第一位,擁有雄厚技術實力和勇于承擔社會責任的長虹為家電企業作出了表率。隨著《廢棄電器電子產品處理基金征收使用管理辦法》進入實施階段,長虹格潤也逐步進入良性發展軌道。白為民呼吁,一方面,廢舊家電回收需要國家予以政策扶持,另一方面,其他沒有回收和拆解能力的家電企業也應當主動將自身品牌的廢舊家電產品交給有能力的回收企業。

    記者感言

    全生命周期綠色管理利人利己
    珞彤

    不能說不做廢舊產品回收的家電企業就是沒有社會責任感的企業,但應該說,在當前的民眾意識和行業環境下,敢于做廢舊產品回收的家電企業,是極有前瞻性和社會責任感的。作為一家有50多年歷史的國企,長虹的社會責任感尤其強烈。



    每年4月,長虹集團總要發布該企業前一年度的社會責任報告,長虹往往會從對員工、對顧客、對股東、對社會4個維度解釋它一年來的工作,體現其社會責任。這份報告不是一種邀功或宣傳,更多的是對企業自身的鞭策。有關廢舊電器電子產品回收和處理的決策和行為,更大程度上是出于對社會長遠發展的考慮,凸顯出綠色經營已經嵌入長虹DNA。

    長虹對格潤及廢舊家電處理進行產業化布局,說明長虹是在圍繞整個產品的生命周期打造綠色經營體系。長虹的“綠色制造”在業界已經小有名氣,通過建立能效技術平臺,長虹在提升產品環保性能的同時還降低了制造能耗;通過實施IE,長虹提升了現場制造效率,并圍繞研發、制造、營銷和供應鏈來改善流程,推進節能減排。目前,長虹已經建立起了與國際同步的、以綠色高效為特點的先進制造管理體系。

    同時,長虹還注重研發綠色產品。長虹旗下生產冰箱的美菱借助自身技能優勢,依托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等后盾,籌建了綠色節能技術中心,通過開展冰箱綠色設計、企業碳足跡和產品碳足跡測算等項目,使美菱在冰箱綠色技術和節能技術方面達到國內領先水平。長虹旗下生產冰箱壓縮機的華意,是國內最早生產無氟冰箱壓縮機的企業,目前已實現100%生產全無氟的環保壓縮機,推動和引領了中國冰箱無氟化進程,受到聯合國環境署的嘉獎。而在廢舊家電處理方面的布局,則保證了這些節能產品“壽終正寢”后的綠色歸屬,真正做到物盡其用。

    這樣一種全生命周期的綠色行動不僅對社會有益,對企業自身也有經濟意義。據悉,從2009年開始,長虹每年節約各項能源費用1500萬元以上。而隨著我國廢棄電器電子產品回收處理工作的日益規范,這一產業的經濟前景將更加廣闊。


    來源:中國電子報、電子信息產業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