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研究顯示中國企業社會責任進入“起步”階段


    作者:董偉    時間:2012-11-27





    中國社會科學院一項研究顯示,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發展指數平均為23.1分,整體從旁觀階段20分以下進入起步階段20~40分,但仍有六成企業得分在20分以下,處于“旁觀”階段,其中15家企業得分為0分或負分。

    此研究由該院經濟學部企業社會責任研究中心承擔,名為“中國企業社會責任研究報告2012”。研究者選取了國企、民企和外企的100強為對象,從責任管理、市場責任、社會責任和環境責任四個維度,評價中國企業年度的社會責任履行狀況。

    國企整體表現較民企外企為好

    國有企業是市場經濟的重要主體。客觀評價大型國有企業社會責任現狀,督促國有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具有重大意義。

    報告稱,2012年,中國國有100強企業社會責任發展指數平均得分為40.9分,整體處于追趕者水平,較之民營企業和外資企業為好。其中,中央企業和國有金融企業社會責任發展指數又領先于其他國有企業。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國家電網公司、中國南方電網公司3家企業更被推為處于“卓越者階段”者。

    研究者認為,國有金融企業社會責任指數的高分得益于中國銀行業協會的積極推動,中央企業的社會責任指數得分較高,除了央企的責任管理基礎較好以外,與近年來國資委的推動也密不可分。國資委將社會責任視為“培育世界一流企業的核心要素”,2012年力度之大,前所未有。

    這種力度的背景或許是“吃一塹長一智”。一段時間以來,中國企業由于社會責任方面的直接或間接原因,導致海外項目失敗的事例較多,社會責任風險已經成為中國企業海外經營面臨的主要風險之一,尤其集中在勞資關系、環境、腐敗和商業賄賂等領域。

    不過,研究者發現,國有企業在環境責任實踐得分最低,除了企業重視不夠,信息披露不足以外,環境責任的外延增長很快,新的環境披露指標不斷出現,加大了企業環境的管理難度。

    另外,隨著經濟形勢的嚴峻,國有企業的效益下滑,“過冬論”成為主流,如何繼續堅持在履行社會責任上“下本”頗成疑問。畢竟,企業社會責任在中國的根基尚淺,而公眾對國有企業期望甚高。

    五家外資企業得負分

    放眼全球,跨國公司是企業社會責任理念的倡導者和傳播者,在各個國家企業社會責任發展歷程中均扮演著重要角色。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外資企業在中國履行社會責任狀況相當之糟糕。報告稱,外資企業100強社會責任發展指數平均得分僅為13分,整體仍處于旁觀階段。其中,偉創力公司、美鋁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甲骨文中國和豐益國際4家外資企業社會責任發展指數得分為0分,沒有披露任何在華責任管理和責任實踐信息。鈴木中國投資有限公司、阿迪達斯中國有限公司、耐克體育中國有限公司、迪士尼和摩托羅拉中國電子有限公司5家外資企業,因為均不同程度地出現社會責任負面信息,責任發展指數得分竟為負值。

    不過,外資企業在環境責任上卻表現不錯。研究者認為,這主要得益于它們對環境的超前認識。與國內企業比,外資企業對環境問題的重視和認識程度為高,環境管理體系和制度建設等定性披露較多。

    財富世界500強是學界和業界吹捧多年的對象,也是中國企業一直效仿的目標,這樣的結果不免令人驚訝。對此,有專家認為,這可能是“淮南為橘、淮北為枳”,與中國法規還不健全有關,“在此營業的跨國企業可能會松懈下來,監督程度沒有像在美國等地運營時來得嚴謹”。一些地方政府為了招商引資,在懲處違規的外企時可能會“有些傾斜”。

    人們相信,隨著中國市場經濟架構建立起來,法規更嚴謹,不論是外資或本地企業都會面對同等嚴厲的刑法和管制。

    房地產企業整體當旁觀者

    作為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房地產行業的重要性及關注度都很高。可是,與此不相稱的是,該行業的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熱情卻遠輸于拿地和漲價。研究者選擇31家房地產企業作為考察對象,結果發現它們全不及格。最高分華潤置地,56分,最低分世紀金源,僅2.5分。

    這31家企業中有10家國有企業,20家民營企業和1家外資企業。2011年,已披露相關信息的27個樣本企業中,平均營業收入388.7億元,其中1家超過1000億元;4家在500億元以上。

    研究者稱,在被考察的14個行業中,房地產行業排名第十,處于中下游水平,而且所有樣本企業無卓越者或領先者,行業整體水平亟待提高。這31家企業中只有9家公布了企業社會責任報告,不到總數的三成,而且這9家企業的報告也篇幅較小,不足以全面披露企業在市場、社會和環境方面的社會責任制度、措施、績效等信息。

    這既證明了人們對房地產商的指責并非無源之水,也為這種指責提供了新的炮火。有人就此罵道:“這些黑心的房地產開發商,除了賺錢,除了叫囂房價大漲,可聽說過什么責任么?”有人則指出:“房地產商不用搞什么捐助啊公益啊,最大的責任是房子建好,價格合理!”

    和房地產行業有一拼的是食品飲料行業。這個行業里既有曾經制造了“三聚氰胺門”的乳業企業,又有正在制造“塑化劑門”的白酒企業,要得高分實屬不易。全行業整體得分才17.9分,與房地產業并列第十。

    “兩桶油”領先石化行業

    雖然中國人對中國石化、中國石油的感情復雜,但此項研究卻對它們青眼相看。報告不僅給兩者分別打了78、60的高分,遠遠高于石油石化行業其他企業,而且將中國石化作為典型案例,也開列了中國石油社會責任大事記。

    與“兩桶油”相比,外資石化企業的待遇就可憐多了:道達爾、殼牌、BP和SK均處于旁觀者階段,僅得4分。

    研究者并未特別闡明這種差距的詳細原因。不過,殼牌、BP以及SK均未在中國發布社會責任報告應是其硬傷。毫無疑問,這加大了人們了解它們履行社會責任的難度。中國石化在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的發布上卻下了不少功夫,從持續保障能源、提供優質服務、安全穩定運營、綠色低碳發展、悉心關愛員工和竭誠回報社會等6個方面,都做了積極的工作。(董偉)

    來源:中國青年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