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推動漁業高質量發展,提高漁業現代化水平,構建漁業發展新格局,財政部、農業農村部日前發布《關于實施漁業發展支持政策推動漁業高質量發展的通知》。
兩部委按照總體穩定、結構優化、提質增效、綠色發展的思路,調整補助資金支出結構和使用方向,構建與漁業資源養護和產業結構調整相協調的新時代漁業發展支持政策體系,為漁業現代化建設提供堅實保障。同時,明確具體工作將堅持總體穩定,適當調整;保障民生,養護資源;明確責任,平穩推進等三大原則。
此外,通知要求,漁業發展補助資金主要支持納入國家規劃的重點項目以及促進漁業安全生產等設施設備更新改造等方面。
一是支持建設國家級海洋牧場。重點支持國家級海洋牧場人工魚礁、配套平臺等內容,修復海洋生態環境,養護海洋漁業資源。
二是支持建設現代漁業裝備設施。重點支持開展近海捕撈漁船和遠洋漁船以及漁船防污消防、救生通導、生產生活等設施設備更新改造,支持深水網箱和大型智能養殖裝備等深遠海養殖設施裝備建設,支持水產品初加工和冷藏保鮮等設施裝備建設。
三是支持建設漁業基礎公共設施。重點支持列入國家規劃的沿海漁港經濟區,對區域內漁港公益性基礎設施開展更新改造和整治維護,支持建設遠洋漁業基地。
四是支持漁業綠色循環發展。重點支持集中連片的內陸養殖池塘標準化改造和養殖業尾水達標治理,智能水質監測與環境調控系統配備等方面。
五是支持漁業資源調查養護和國際履約能力提升。重點支持履行國際公約養護國際漁業資源的遠洋漁船,引導合理利用海洋漁業資源,支持開展漁業資源調查監測等。
響應兩部委號召
為支持漁業的高質量發展,中國鐵塔采用“人防+技防”相結合方式,運用先進信息采集與傳輸、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提高漁政管理能力,為漁業的發展提供技術后盾。
案例一
重慶鐵塔搭建的“漁政視頻AI預警處置系統”,利用其遍布于重慶重點流域和河段通信桿塔,借助其在掛高、網絡、電源和運維上的資源,合理布設監控點位,實現禁漁區域全覆蓋。根據監控環境選擇不同功能的攝像機,利用光學透霧、紅外夜視、激光補光等技術,對白天、夜間1-3公里范圍河面及岸線進行全天候實時監控。目前,重慶鐵塔智慧漁政AI調度系統已完成部署并上線運行,已實現重慶市南岸區、九龍坡區、巫山縣等41個站點的視頻接入。
案例二
馬鞍山鐵塔搭建的安徽省首個“水陸空”全要素實時漁政動態監控系統也正式試點運行。馬鞍山鐵塔利用高點資源、24小時不間斷電源,在高塔上掛載了特種雷達以及最新的云臺光電設備,然后搭配無人機設備,通過技術雷達可掃描20公里內的漁船,捕捉到漁船后,最新的云臺光電設備可快速實現畫面跟蹤捕捉,不論白天與黑夜,均可在3~5公里內捕捉到最小3米×3米的漁船。該系統在捕捉到漁船后,無人機設備經過系統聯動,便可以現場執法并進行喊話。
以上案例,只是中國鐵塔利用科技手段推動漁業發展的部分案例。下一步,中國鐵塔將充分發揮自身優勢,不斷創新方式方法,為推動漁業高質量發展賦能助力!(林想)
轉自:C114通信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