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貴州茅臺集團:勇擔社會責任,助力揚帆遠航


    作者:池邑 聞熙 仕湘    時間:2012-09-07





    近日,由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中國貴州茅臺酒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共青團貴州省委共同主辦,全國31家省級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承辦的“國酒茅臺·國之棟梁——2012·希望工程圓夢行動大型公益助學活動”捐贈、啟動儀式在北京人民大會堂成功舉行。

    捐贈啟動儀式上,中國貴州茅臺酒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向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捐款1億元人民幣,面向全國31個省、區、市及新疆生產建設兵團,按毎人5000元的標準,資助全國兩萬名考入二類本科以上院校、品學兼優、來自農村家庭經濟困難的應屆大學生。

    進入8月,這項助學計劃已經開始在今年新入學的大學生中實施。據介紹,茅臺集團的此次捐贈,是“希望工程”實施22年來一次性捐款數額最高、資助學生最多的一筆捐款。

    如此大手筆的公益投入,不僅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更促使人們去探究茅臺的企業社會責任體系——在茅臺不斷發展壯大的背后是怎樣一種公益情懷和責任理念?

    傳承責任意識 共為社會謀發展

    “國家的崛起,需要棟梁之材。”貴州茅臺集團董事長袁仁國說,“茅臺此次大手筆投入公益,正希望喚起全社會對人才培養的重視,對貧困家庭莘莘學子的關愛,讓貧困家庭孩子享有公平的學習機會。”

    茅臺斥資助學,給很多優秀學子帶來的不止是命運改變,更傳遞了一種溫暖的“正能量”。

    “我們這次投巨資進入教育領域,就是希望從根本上,推動解決人才成長的公平問題。企業的責任之一,就是要為社會的美好而不斷努力。”茅臺集團黨委書記陳敏說。

    來自河北省景縣留府鄉樸莊村的曹翠翠同學,今年以668分的高分被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錄取,是接受茅臺此次資助的學生之一。“茅臺集團的捐贈于我真是雪中送炭。”曹翠翠表示,“我上大學后一定好好學習,不辜負茅臺集團、所有愛心人士的期望。將來有能力的時候去幫助有需要的人。”

    此次活動的開展,是茅臺傳承中華民族傳統美德的“上善”之舉,這標志著國酒茅臺在弘揚中華文化上更進一步的探索。這既是“大品牌有大擔當”的生動實踐,也是茅臺企業社會責任理念的重要體現,將帶動更多的團體和個人胸懷大眾,勇于擔當、為民服務、為國分憂。

    從百年輝煌到10年跨越,茅臺不斷壯大的背后,始終有一種強烈的責任意識、榮譽意識在發揮著強勁的支撐作用,始終有一條勇于擔當社會責任、歷史責任的主線綿延不絕、清晰可見。

    對企業社會責任的強調,始終是茅臺集團的核心發展戰略。正是這樣的戰略讓茅臺成為貴州乃至全國最具愛心和社會責任的企業之一。

    回顧這些年茅臺的公益善舉,“十一五”以來,茅臺集團已累計向社會捐助近10億元。要履行企業社會責任,在茅臺人看來,首先就是要懂得珍惜大自然賜予茅臺得天獨厚的釀造環境,懂得感激,回報社會。按照“促進多方發展,打造和諧茅臺”的價值理念,茅臺積極參與社會公益活動和慈善事業捐贈,先后出資2.66億元設立了殘疾人保障基金、慈善基金、見義勇為基金、“心基金”等;還資助兩億元參與修建茅臺高速公路。汶川大地震災害發生后,茅臺在地震發生的第二天上午即向災區捐款500萬元,而后員工自愿捐款400多萬元,后來再次捐贈3000萬元,總計金額為3900多萬元。此外,“小字典,大民生”活動惠及150萬名西部貧困地區小學學生,援建百所“國酒茅臺·希望食堂”、“習酒,我的大學”捐助活動等相繼開展。

    除了公益捐助,茅臺在環境保護和反哺農業等方面的投入也是其企業社會責任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茅臺,“環境護企”的發展戰略始終不渝——嚴格執行國家有關環保的法規,嚴控主要污染源,達標排放、清潔生產;探索循環經濟建設,配合地方政府加強茅臺鎮周邊生態環境的治理,切實維護茅臺酒釀造核心區的生態環境。其中,僅“茅臺循環經濟科技示范園區”一項,貴州茅臺就需投入資金13億元。

    與品牌、品質、文化、工藝并列,環境保護被列為茅臺企業發展的5大核心競爭力之一,集團制定了“環境護企”戰略和環境保護總體規劃。在茅臺看來,保護好茅臺鎮的生態環境,保護好這里獨特的水文、土壤、微生物群落、植物群落等資源,也就意味著保護好了茅臺酒可持續發展的明天。

    自2001年起,茅臺集團開始建立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率先通過ISO9000質量管理體系、ISO14000環境管理體系、OHS18000職業健康安全體系等“三大”國際標準化體系認證。這些舉措,意在積極推行和實施清潔生產、節能減排,把它作為節能降耗、減污增效、提升企業環境管理水平,保護茅臺酒生產環境的重要工作來抓。

    隨著茅臺酒廠建成日處理20至50立方米廢水治理裝置、配套廢水自動監測系統、為鍋爐安裝脫硫除塵裝置、建成環境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站等一大批環保設施,近年來茅臺集團對環保的資金投入已達10億元之巨。更關鍵的是,茅臺集團的廢水、廢氣排放自動監測系統和廠區空氣質量自動監測系統,與省、地、市環保部門聯網,實現了環保設施運行的在線監控。自1998年以來,茅臺生產過程排放的鍋爐廢氣、制酒生產廢水和工業廢棄物等主要污染物全部達標排放,其中廢水排放指標居行業領先水平。

    茅臺對農業的反哺是另一亮點。早在1984年起,茅臺就堅持以遠高于市場平均價格的優惠條件收購本地農戶生產的有機原料,僅此一項,2003年至2008年,茅臺多支付出的購糧款即達1.6億元;2009年再度提高收購價格,使農戶實現增加收入1億多元。在解決就業社會問題上,1998年以來,茅臺集團按照相關政策規定解決企業征地“農轉非”,共安排了2443人的就業。在履行幫扶貧困的企業社會責任上,近6年投入的款項就達180多萬元。

    為工業反哺農業、帶動地方經濟發展,國酒茅臺投入巨資以加大茅臺酒生產原料基地建設,積極引導當地農戶種植有機高粱,推進了傳統農業向特色農業的轉變。

    “在我們恪守的商業道德中,對責任的擔當是最為核心的重要內容。”袁仁國指出,“對弱勢群體的關懷、對受災同胞的捐贈、對中小企業和個人能力的建設、對不同文化的尊重、對競爭者的公平理念等,是企業走向世界的通行證。”

    回望茅臺在建國后在工業化道路上走過的60年,以及在1998年真正面向市場后走過的14年,我們可以看到,對社會責任的傳承,對核心價值觀的強調,一直陪伴國酒茅臺從小作坊走到大工廠,走向現代企業。

    被譽為共和國一張飄香名片的茅臺,在利與義的天平上,從不曾忘記國酒茅臺所擔負的責任和使命。蘊藏于茅臺血液中的價值觀,高度認同這種發展不忘社會責任的模式。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