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讓“有色金屬王國”更“有色”——中國銅業“央企入滇”發展紀實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時間:2021-08-13





      云南省是全國礦產資源大省之一,素有“有色金屬王國”之稱,擁有豐富的礦產資源、綠色能源和獨特區位優勢。中鋁集團作為躋身世界500強企業行列的央企,具有技術、管理、人才、資金、市場等優勢。雙方優勢互補、戰略契合,長期以來建立了良好的合作關系。


      胸懷“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推動國有資本做強做優做大,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的共同愿望,2007年8月,中鋁集團與云南省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云銅集團進入中鋁集團。2008年8月,中國銅業應運而生,并于2016年3月,將注冊地遷往昆明,成為首家總部落戶云南的“中字頭”央企。隨著中鋁集團與云南省戰略合作的不斷深化,2018年5月拉開了千億級戰略重組序幕;12月,云南冶金及中鋁集團的其他銅資產整體注入中國銅業。中國銅業、云銅集團、云南冶金“三支隊伍”走到了一起,以資產規模超過2000億元、年營業收入超過1500億元,位居國內有色金屬行業前列的綜合實力,踏上了千億發展新征程。


      經營業績屢創新高 更亮色


      半年完成資產重組,半年實現管理融合……中國銅業只爭朝夕、攻堅克難,以攻城拔寨的決心和“釘釘子”的精神,順利完成我國有色行業發展史上最大的戰略重組,實現了“投資者、政府、管理層、員工、企業、債權人”六方共贏,在行業發展和資本市場創造了奇跡,成為云南“央地合作”的典范。不斷釋放的“1+1>2”戰略合作效果,屢創新高的生產經營業績,更為“有色金屬王國”的加速發展添上了閃亮的一筆。


      “央地合作”改變了世界有色金屬行業格局,中鋁集團成為中國最大的有色金屬企業,鋁產能全球第一。改變了中鋁集團“一鋁獨大”的產業格局,鞏固了中鋁集團有色金屬龍頭企業地位。云南成為中鋁集團的大基地、大后方,進一步提升云南礦產資源大省的競爭優勢,鞏固了云南“有色金屬王國”地位。


      中國銅業不負重托,堅決扛起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和資產回報的責任,全面統籌抓好戰略重組、生產經營和改革發展各項工作,發展規模迅速壯大,發展質量穩步提升,營業收入連續增長。2019-2020年,生產經營利潤連續兩年保持50億元左右,累計上交稅費88.63億元,每年約占全省增值稅、企業所得稅的5.8%左右;工業增加值每年約占云南省6%左右。


      今年1-6月,各項工作穩中加固、穩中向好,生產經營創歷史同期最好水平,實現營業收入977.63億元,同比增長53%;利潤同比增長5.6倍,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58%,上交稅收同比增長41%。迪慶有色、玉溪礦業、會澤礦業、彝良馳宏、西南銅業等主體生產企業成績亮眼,成為地方經濟“壓艙石”“頂梁柱”,為云南省地方經濟發展作出重要貢獻。


      助力云南脫貧攻堅 更出色


      在“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的發展歷程中,中國銅業始終踐行“股東增值、企業增效、員工增收”的發展理念,主動履行央企政治責任、經濟責任、社會責任,成為云南加快脫貧攻堅、推動邊疆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


      以“工業”投資為牽引,創新形成了“工業+教育、就業、產業、基建、醫療……”的“1+N”扶貧模式,為打贏脫貧攻堅戰貢獻中銅力量。5年來,在滇投入扶貧資金近9千萬元,開展脫貧項目80余項,助力云南省11個縣市,28個村,4千多戶1.7萬余人拔掉“窮根”。公司本部掛包的德欽縣、西疇縣提前實現脫貧“摘帽”,連續5年獲云南省省級單位定點扶貧考核“好”等次,多次得到國務院國資委、中鋁集團及定點幫扶地各級政府充分肯定和好評,“1+N”扶貧模式被推薦“聯合國全球減貧案例”評選。公司今年依然積極投身鄉村振興工作,選派17名駐村工作隊員參與怒江州蘭坪縣2個鄉3個村、迪慶州德欽縣1個鄉4個村的鄉村振興任務。


      在2020年疫情大考中,公司積極履行央企社會責任,累計抗疫捐款2240萬元,充分發揮央企優勢,在國內疫情最吃緊、防控物資最短缺時,前瞻性安排從從秘魯、玻利維亞、贊比亞等海外市場采購口罩等防疫物資馳援云南,向云南省捐贈6.48萬只N95醫用口罩。今年以來對外捐贈抗震救災資金130萬元,其中對云南大理地震捐贈100萬元。


      打好“綠色能源牌” 更綠色


      中國銅業不但在關鍵時刻為云南社會發展“雪中送炭”,更追求為云南地方經濟“錦上添花”,在環境保護、資源利用方面開展了富有成效的工作,積極貫徹“碳達峰碳中和”戰略,始終堅守“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信念,堅定生態環保優先的發展戰略,持續調整優化產業結構、淘汰落后產能,以綠色發展的堅實步伐為云南省打造“綠色能源”牌貢獻力量。


      加大節能減排技術的研發和推廣,重點實施節能技術創新、回收技術創新、綠色生產技術創新、循環綜合利用技術創新等。中國銅業自主研發的銅冶煉連續吹煉技術達到世界一流水平并得到推廣應用,成為綠色冶煉技術的典范。會澤礦業臭氧氧化鉛鋅選礦廢水處理工藝技術國內首創,解決了全流程循環利用選礦技術難題。


      各企業努力提升裝備水平、優化生產過程、強化生產管理,在節能減排降碳的同時驅動企業轉型升級。銅、鉛鋅冶煉綜合能耗均優于行業能耗先進指標值,部分指標達到國內領先水平;2020年工業廢水、廢氣排放達標率100%,SO2 排放量同比下降11.26%。


      堅守“取之有度,用之有節”的資源觀,不斷完善礦產開采、選礦工藝,提高礦產資源回采率和綜合回收率,提升資源效率。加快發展綠色礦業,建設綠色礦山,保護生物多樣性,6座礦山獲評“國家級綠色礦山”,15戶企業獲評“國家綠色工廠”,累計礦山復墾面積約1.71萬畝,努力打造和諧健康的生態家園,實現可持續發展。


      走高質量發展之路 更有成色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中國銅業始終牢記入滇之時,云南省和中鋁集團“兩平臺、一基地、三千億”的戰略重托,始終牢記建設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銅鉛鋅企業的宏偉藍圖,始終牢記做優做強做大國有資本的重大使命,以“三步走”的作戰圖,加快戰略合作目標落地見效,助力云南打造世界一流“三張牌”、重塑支柱產業新優勢。


      2020年,銅產業營業收入率先突破千億大關,順利實現“第一步”。“十四五”期間,中國銅業將立足發展新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融入新發展格局,以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按照“做大資源、做強礦山、做優冶煉、做活加工、做實協同、做精鍺業”的發展思路,全面提升競爭力和公司價值,確保完成“后兩步”。2023年,實現綠色鋁材一體化產業規模達到1000億元,公司營業收入超過2000億元。2025年鉛鋅產業達到700-1000億元規模,營業收入超3000億元,礦山銅金屬量國內第一、礦山鉛鋅金屬量產能全球第一;全面實現“兩平臺、一基地、三千億”戰略合作目標,躋身全球銅鉛鋅行業第一陣營,建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銅鉛鋅企業。


      聚焦云南發展,中國銅業總部落戶云南,總部經濟的集群效應、規模效應逐步釋放,作為云南建設三千億產業的主體,目前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約186億元,其中在滇投資近127億元。依托中鋁集團行業龍頭的地位,中國銅業將充分發揮銅、鉛鋅、鋁三條產業鏈“鏈長”作用,帶動上下游企業入滇投資,主動在云南省各州市的發展定位中找到合作點,確立中國銅業發展坐標。通過在云南舉辦國際鋁業周、國際鉛鋅周、國際銅業周等世界有色行業年會,強化云南有色金屬大省的地位,推動地方招商引資,帶動云南有色金屬行業發展。


      下一步,中國銅業還將緊緊抓住云南省依托綠色能源優勢打造世界一流“中國鋁谷”機遇,加快推進綠色鋁產能轉移等重大項目建設;持續推進西南銅業異地新建、金鼎鋅業綜合治理等重大項目。積極響應國家“一帶一路”合作倡議,服務云南建設面向南亞東南亞的輻射中心,加快亞洲、非洲、南美等市場布局,勇當“走出去”排頭兵,推動云南形成中國乃至世界有色金屬新高地。


      更亮色,更出色,更綠色……乘著新一輪“央企入滇”的東風,中國銅業將賡續初心、接續奮斗,用更有成色的新業績和新貢獻讓“有色金屬王國”更加熠熠生輝、光彩奪目。(伍玉靜)


      轉自:中國有色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35964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