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石家莊鹿泉銅冶鎮的東西任村中心小學面積不到60平米的小教室里,20多名學生們正在桌子上涂鴉著一幅畫卷,河流、山川、太陽、藍天和白云組成了畫卷的主要部分,孩子們的涂鴉充滿童趣,引人關注的當屬孩子們畫卷上充滿了“水”的元素,“這個是我,”六年級的王小雨高興地指著自己的繪畫作品說到,“畫里的我正在拿著水桶接水打掃教室。”水,對于普通人來講是再平常不過的生活事物,一般人也許難以理解小雨對于水的情愫。在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里,水的問題一直困擾著東西任村小學的師生們。
“由于學校每天一到上午九點就會斷水,孩子們每天不得不從家里拿大桶飲料瓶帶水上學,最要緊的是,孩子們連日常洗手、打掃教室都非常困難。”東西任村中心小學校長董建剛說到,“夏天一到,飲食衛生本來就因為季節原因變得比較多變,玩耍過后孩子們無法洗手,染上腸胃疾病的幾率就又大大增加了,對孩子們的身體健康和學習造成很大影響。”
與東西任村小學同處鹿泉市銅冶鎮的君樂寶乳業了解到此事后,立刻派工作人員對學校情況進行了了解。在走訪過程中,君樂寶的工作人員發現學校不僅存在用水困難,一塊操場地面還是土地,另外有些教室的地面已經坑洼不平。走訪過后,君樂寶相關工作人員將所看到的問題進行了匯總,很快,君樂寶安排的施工隊伍就進駐到了東西任村小學并開始施工。如今,施工已經完成,新的儲水罐足以供應師生們三天的用水,操場的土地和坑洼的教室地面也變成平整的磚地。
面對這突如其來的“驚喜”,董校長顯得很興奮,“心里感慨頗多,只能匯成一句謝謝,言輕義重,尤其是前一段時間正值高溫天氣,君樂寶施工的工人們就在陽光曝曬下進行施工,看到他們如此無條件的幫助我們,真的很感動,有如此強社會責任感的企業存在,是我們教育人的幸福。”
隨著改革開放三十年來經濟與社會的發展,企業社會責任越發被企業所重視,并已經成為當今企業實現發展的必經途徑。“一家企業,在發展過程中,不僅要贏利,還要對員工、消費者、社會和環境負責,這是一家企業成為社會共生圈的積極分子,從而實現企業長久可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君樂寶乳業執行總裁仲巖說到,“教育事關一個民族的強盛,一個國家的興亡,‘強國必先興教,興邦必先育才’是君樂寶一直所認可的觀點。”
2012年全國兩會上,溫家寶總理在十一屆人大五次會議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大力發展科技、教育事業,培養高素質的人才隊伍,
是國家強盛、民族復興的必由之路。要促進義務教育均衡發展,資源配置向農村等薄弱學校傾斜,同時鼓勵和引導社會資本進入各級各類教育領域,以提高教育質量。”隨著社會各界力量對教育的支持力度的增大,翻閱君樂寶乳業近年來的社會責任行動不難看出,這家以生產研發低溫乳制品為主的乳制品企業在持續關注教育事業上建樹頗多。
2011年5月,君樂寶援建石家莊南任村小學,在援建過程中,修葺、改造操場、危房等硬件設施,并搭建愛心儲水池,解決學生們用水難等實際困難,讓更多的孩子們能在良好的環境下茁壯成長,擁有身體和心靈的雙重健康。2011年9月,君樂寶走進元氏縣曠村中心小學和贊皇縣院頭鎮胡家庵聯辦小學,給兩所學校捐贈了價值一萬多元的酸奶。
在談到君樂寶為何持續關注教育事業時,仲巖說到:“企業社會責任已經成為了當今大部分企業在發展中的共識。然而作為企業來講,一部分企業在公益方面近年來表現的越發浮躁,炒作和浮夸盛行,企業社會責任建設進入‘快餐時代’。但是,君樂寶在公益行動中更看重能否幫助受助者解決實際困難,通過對需要幫助的群體提供持久支持,用自己的力量提升他們的生活質量。”
“如果學生們在連用水都成問題的情況下,那么如果給他們捐贈圖書館似乎是‘遠水解不了近渴’的行為。”仲巖介紹說,“解決師生們最實際的困難和問題,才是君樂寶最為關注的事情。”
對此,社會觀察人士指出:“中國有句古話叫‘勿以善小而不為’,君樂寶在公益事業上的專注與行動,正是詮釋了這種公益精神,聚沙成塔,積善成德,在當今略顯浮躁的社會風氣中,企業社會責任建設反而更需要這種實實在在的行為。現在在各大企業中風行的‘微公益’,也正是倡導公民和企業著眼于生活中細微之處,從小事細節出發,解決受助者實際問題。以君樂寶為代表的‘微公益’踐行者,勢必將帶動整體企業社會責任建設風氣的形成,使當今的企業公益行動跳出‘快餐時代’的怪圈,幫助中國企業在自身社會責任建設中找到正確的位置。”
來源:福建之窗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