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包商銀行擔當社會責任支持小微企業金融服務


    時間:2012-07-27





    近年來,包商銀行認真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緊緊圍繞國家和自治區經濟發展戰略,確立了“建設現代化、國際化好銀行”的戰略愿景和“立足百姓創業,立志國際品牌,做最好的小企業金融服務集成商”的發展目標,逐漸在小微企業金融領域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探索出了一條差異化、特色化的發展道路。

    2005年8月,包商銀行成為國內首批與世界銀行、國家開發銀行合作開展小微企業信貸項目的金融機構,并于11月,與國家開發銀行簽訂微小貸款項目合作協議,從招聘到培訓、從業務營銷到貸款審批,全面引入德國IPC公司小微企業貸款的理念與技術,發展新型小企業貸款業務。

    7年來,包商銀行在銀監會“六項機制”的指引下,以市場原則和商業化運作為前提,充分結合中國的國情和包商銀行的行情,借鑒國際微小金融領域成功的技術、模式、理念和經驗,持續改進、創新和優化,按照商業化原則,建立了具有鮮明包商銀行特色的、符合小微企業融資特點的業務模式。目前,包商銀行小微企業貸款業務已在內蒙古廣袤的大地上遍地開花,并東進北京,南下寧波、深圳和成都,具備了“機構開設到哪里小微企業貸款業務就輻射到哪里”的技術輸出和異地復制能力,累計發放小微企業貸款1376億元,月最高發放小微企業貸款超過2萬筆,為13萬多戶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和農牧戶提供了良好的金融服務,解決了融資難題,惠及了160多萬勞動者的就業、創業和展業。

    客戶稱包商銀行的微小貸款是“微笑”貸款,包商銀行是“借錢不用看臉色”的好銀行,微小貸款是其創業致富的好伙伴和“助推器”。復印店、禮品店、擦鞋洗染店、盲人按摩店、蔬菜大棚、養殖場……,包商銀行微貸人員的足跡遍布大街小巷、田間地頭,很多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在包商銀行的扶助下成長和新生。

    堅持文化引領,形式獨特的包商文化及理念

    搞好小微企業融資服務,離不開文化引領。基于“包容乃大、商贏天下”的企業文化,圍繞服務小微企業這一戰略定位,包商銀行近年來在實踐中不斷總結、提煉,形成了“沒有不還款的客戶,只有做不好的銀行”的自省文化,“與客戶攜手同行”的營銷文化,“為客戶量身定制,讓客戶滿意滿足”、“只能我等客戶、不能客戶等我”的服務文化,“有章必循、有令必行、有禁必止、有錯必究”的執行文化,“不喝客戶一口水,不拿客戶一張紙”的自律文化,“對信貸員違反職業道德行為零容忍”的誠信文化等一系列互補互促的文化理念,并推廣到日常工作和經營中,滲透到每個員工的思想與行為中,切實做到了“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成為包商銀行小微企業金融業務得以蓬勃開展的強力助推器。

    堅持技術為先,引進德國IPC公司的成熟微貸技術

    搞好小微企業融資服務,必須有科學適用的技術支撐。包商銀行敢為人先,通過與德國IPC公司合作,率先引入國際領先的微貸技術。基于充分的前期準備工作和與IPC專家的良好合作,包商銀行成功將IPC公司關于微貸工作的匯報機制、培訓流程、審貸流程、信貸檔案管理、IT系統的實際操作、信貸流程的執行及人員招聘流程和錄用原則等工作方式方法植入到微貸流程中,使得包商銀行迅速成為將IPC微貸技術引入到我國較為成功的銀行之一。成功引入先進微貸技術與理念后,包商銀行堅持中西合璧,通過消化、吸收和不斷改進、優化,創造性地與國情、行情相結合,將先進的微貸理念與本行的“1-3-5”管理理念相融合,實現國外先進技術與理念的成功落地、生根。

    堅持產品創新,持續推出適應市場和客戶需求的產品

    搞好小微企業融資服務,持續推進產品創新是關鍵。7年來,包商銀行不斷創新金融產品,先后推出了面向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的“真珠貝”等5大系列、15個貸款產品和承兌業務,并針對小企業發展需要研發了聯保貸款、循環貸款、經營物業貸款等30種產品,單筆金額從人民幣3000元到100萬元,期限最長為3年。首先,根據小微企業的行業分布特點,設計了分別適用于加工制造、商貿物流、居民服務等金融產品,在貸款條件、金額、利率、期限、擔保方式和還款方式等方面為客戶量身定制,同時充分考慮地區經濟差異、客戶誠信度、有無特殊貢獻以及擔保條件等因素,盡最大可能滿足客戶的差異化需求;其次,積極響應國家加大農村小額信貸投放、支持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號召,基于微貸理念和技術推出“富農寶”系列產品,為廣大農戶在春耕備耕期間購買農業生產資料、從事農作物及蔬菜大棚種植以及特色種養植(殖)等方面提供多元化的產品支持,并根據農業生產周期性特點和不同產品模式,配套采取三戶聯保、按月或按季還息、到期還本等更為簡便的業務辦理流程,受到廣大農戶的歡迎和好評,目前“富農寶”業務已覆蓋內蒙古自治區90%的分支機構,為創造和諧農村金融生態起到了積極的促進作用;第三,在熟練運用小微企業貸款單戶分析技術的基礎上,包商銀行成功將微貸分析技術運用到批量業務上來,最大限度地滿足了多層次、多元化的金融服務需求。開展批量業務4年來,已涉足大車運輸、大型商(市)場等諸多領域,為特定群體和特定范圍的客戶提供了優質的批量化產品和服務,進一步豐富了客戶融資渠道。可以認為,涉農業務和批量業務的成功實踐,不僅是技術模式上的一項創新,而且體現了包商銀行努力探索符合中國特點的小微企業貸款發展道路的執著信念。2011年,包商銀行全年發放涉農貸款20559筆、8.48億元,歷史累放涉農貸款27974筆,金額14.53億元,為9盟市的17區、46旗縣、253鄉鎮、640個村子的2.3萬多戶農戶提供了貸款服務;全年新增批量業務項目13個,放款1766筆、3.65億元。

    堅持服務創新,為客戶提供貼心服務

    實踐中,包商銀行結合小微企業“短小頻急”的融資特點,摒棄傳統信貸理念,經過不斷的創新、積累、研究并付諸實踐,逐步形成了符合中國小微企業特點的、富有鮮明特色的小微企業信貸技術,堅決破除抵押物崇拜,以客戶商業運作形成的財務現金流為核心,綜合評價客戶的償還能力、償還意愿和持續經營能力,建立了“重分析,輕擔保”的信貸評價機制,創造性地量身定制了一系列專門為小微企業服務的信貸制度和流程。與此同時,包商銀行在微貸領域開創了主動出擊、實地調查、交叉檢驗等一系列適用技術和方法,即由過去的等客戶上門變為主動出擊尋找市場、尋找客戶;由過去依賴抵押擔保和財務報表變為信貸人員深入客戶進行實地調查,根據客戶的財務信息和相關軟信息,自己動手制作財務報表,以此確定客戶的實際資產、現金流和盈利情況,農村的田間地頭、老百姓的炕頭、車間超市里頭,隨處可見包商銀行信貸人員的身影;此外,信貸人員還通過對客戶提供的信息經過至少3種方法的交叉檢驗,保證信息的真實性,進而判斷和確定客戶真實的還款能力和還款意愿,以此作為發放貸款的依據。

    堅持以人為本,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包商小微信貸模式

    微貸業務實質上屬于勞動密集型的工作,打造一支高素質、能吃苦、有耐心、能深入基層的信貸人員團隊尤為重要。包商銀行依靠獨立的、專業化招聘標準和流程,精心選拔培養了一支1800多人、平均年齡25歲的小微企業服務專業隊伍,涵蓋管理團隊、培訓師團隊和專業經營團隊,并將小額貸款發放筆數與信貸人員績效緊密掛鉤,成功打造了“招聘、培訓、放款”3臺機器并實現高效運轉,招聘機器即持續招聘專職信貸人員;培訓機器即批量培訓和培養優秀信貸人員;放款機器即大規模發放貸款,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包商小微信貸模式。

    堅守風險底線,強化風險管理



    在小微企業信貸業務規模不斷擴大的同時,包商銀行秉承“一百個快速發展抵不過一個風險”的理念,對內深入落實“人員專業化、工作流程化、質量認證常規化、資產質量監控標準化”的內控工作機制,不斷加強內控體系建設,從制度源頭上防范操作風險、道德風險以及外部欺詐;對外采取財務分析技術、信貸調查技術、風險控制技術和貸款決策技術相結合的模式處理每一筆貸款,將風險控制貫穿業務全過程,保證了在業務量不斷提升的同時將風險控制在最低,促進了資產質量持續保持良好水平。截至2011年末,五級分類不良貸款率為0.44%,風險控制能力處于同業領先水平。

    “立足百姓創業、立志國際品牌,做中國最好的小企業金融服務集成商”。一個是“大”的戰略目標,一個是“小”的業務定位,包商銀行作為中國在小企業金融領域的先行者,大處著眼,小處著手,始終把中小企業作為自己的核心客戶,致力于成為一家現代化、國際化的好銀行。秉承“包容乃大,商贏天下”的理念,包商銀行必將在我國城商行乃至銀行業發展的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來源::內蒙古日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