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把社會責任報告和公司年報合并,信息披露的權威性、一致性、有效性更加明顯
7月6日,國家開發投資公司(以下稱“國投”)發布2011年企業社會責任報告。這是國投連續第四年發布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向社會公布公司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的理念、措施和績效。
《中國企業報》記者了解到,本次報告從經濟發展、環境保護、安全生產、員工發展和企業公民等五個方面,對國投2011年履行社會責任的情況進行了披露。
國家開發投資公司董事長王會生告訴《中國企業報》記者,國投將堅持中央企業的社會責任和使命不動搖,不但要發展好企業,而且要用企業的力量帶動社會發展。
發布報告不是形式
報告年年發,今年有不同。
記者了解到,在保持以往全面性、重點突出等特點的同時,國投2011年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在結構和內容方面做出了一些值得關注的變化。
據王會生介紹,今年同時發布了中英文版的社會責任報告,并且首次把社會責任報告和公司年報合并,信息披露的權威性、一致性、有效性更加明顯。
國務院國資委研究局局長彭華崗認為,這對國投的海外經營、國投在國際上的形象以及國際社會對國投社會責任工作的了解,都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在此次報告中,“階段性持股”的經營理念調整為“資產經營與資本經營相結合”。國際勞工與信息研究所副所長張峻峰認為這種變化更準確地表述了公司的定位和經營思想。
“還有一個特點是不回避問題。”張峻峰特別指出,對在社會上產生了一定影響的中國高新集團的高新張銅事件,報告用了半頁的篇幅做了介紹。
“我們越來越感覺到履行社會責任、編制發布社會責任報告,對一個企業尤其是央企來說是何等的重要。”王會生表示,它不是一個形式,而要讓全體經營者知道,國投的責任無論是正面的反面的全部公布于社會。
張峻峰評價說,在當今眾多以正面宣傳為主的社會責任報告中,做這樣的介紹是需要勇氣和誠意的。
“任何企業都不能脫離經濟社會的發展而獨善其身,企業必須擔負起社會責任。企業只有為國家經濟社會發展的全局和長遠利益服務,才會有自身生存發展的廣闊空間。”王會生表示,國投將連續、扎實、全面的公布企業每年的社會責任報告。
“國投的社會責任報告一年比一年做得認真、做得專業。”彭華崗表示,更為重要的是,社會責任報告的編制和發布推進了國投更好地履行社會責任。
說到了,做到了
多年來,國投堅持“為出資人、為社會、為員工”的宗旨,堅持“和諧為本、創造財富、科學發展”的核心價值,樹立“以德立業、反哺奉獻”的社會責任理念。
“這既是我們做好社會責任工作的指導思想,更是我們對全社會的莊嚴承諾。”王會生表示,國投追求的不僅是企業自身的發展,更重要的是要通過企業實力的增強,為國家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做出更大貢獻,實現經濟、環境和社會和諧。
這一點,國投說到了,而且做到了。
報告顯示,2011年國投積極應對復雜多變的經營環境,實現主營業務收入773.8億元,同比增長29.61%;實現利潤94.77億元,同比增長39.06%;年末資產總額2766億元,同比增長16.55%,各項業務穩健發展,連續7年獲國務院國資委年度經營業績考核A級。
在環境極端惡劣的羅布泊腹地,國投新疆羅布泊鉀鹽有限責任公司克服重重困難,建成了國家“十一五”重點建設項目———年產120萬噸鉀肥項目,提高了鉀肥自給率,大大緩解了我國鉀肥供需矛盾。
鉀肥的投資建設只是國投把企業的發展與國家社會的需要緊密結合起來的一個縮影。數據顯示,國投近90%的投資集中在關系國計民生的基礎性、資源性產業和高新技術產業、新興產業等領域。
在保護環境與節能減排方面,2011年,國投用于水電、風電、光伏發電等清潔能源項目的投資109.6億元,占全部投資的54%;完成節能技改項目67個,完成節能減排技改投資2.27億元;火電企業脫硫裝置安裝率達到100%;平均供電煤耗319.76克,比2010年下降2.93克。
國投同樣致力于成為優秀的企業公民,積極參與社區建設、定點扶貧、對口援疆、捐資助學等社會公益事業,捐款2837萬元支持西部地區、貧困地區和少數民族地區發展。
中國企業聯合會、中國企業家協會常務副會長李德成表示,國投把社會責任理念融入到企業發展戰略和經營管理中,在項目建設開發運營過程中有效保護生態環境,支持地方公共服務設施的建設,積極參與各項社會公益活動,充分發揮了中央企業的表率作用。(本報記者蔣皓李志豹)
來源:中國企業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