娃哈哈集團成立至今,已有25年,現在位居中國民營企業500強第12位,董事長宗慶后被稱為“首富”,談起社會責任觀,他首先強調的是企業的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雙贏。
擺在第一位的責任,是創造稅收、解決就業、為消費者提供安全與優質的產品。宗慶后認為,只有先做到這些,才有可能謀求更多社會效益。
哇哈哈很重視“家”的概念,這是其員工責任的核心理念,用宗慶后的話來講,就是讓員工以公司為家,“把員工照顧好”。
這些做好了,才可以考慮做公益。
娃哈哈也注重“造血式”扶貧,但其方式不一樣。娃哈哈在許多貧困地區、民族地區和革命老區投資辦廠。
“說實話,在這些地方經營企業,從經營角度來說,有很多不利的條件,但企業不能只考慮利潤。”宗慶后說。
去年娃哈哈在農村地區投資300多億元,帶動150多萬人就業,使百姓受益。
此外,娃哈哈的企業社會責任實施方法極有特色,其核心是“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的雙贏”,往往注重多重效益。
以教育捐贈為例,娃哈哈曾向浙江大學捐贈1億元,用于設立學院研究產品質量和安全問題。這種捐贈既可幫助發展教育事業,又可惠及企業自身發展。
教育是娃哈哈捐贈的重點領域。這些年,娃哈哈總計捐贈2.2億余元用于發展教育,其“救急”性質的捐贈,比如賑災,捐款額為4000多萬元。即便是“救急”,娃哈哈仍很看重捐贈的社會效益。
比如,汶川地震發生后,娃哈哈不但捐錢,還通過捐款幫當地百姓發展生計,解決了1500人的就業問題。
在宗慶后眼中,企業社會責任絕不僅僅只是捐款,“只有持續地為社會創造財富才是真正的慈善,才是真正有責任的企業。履行社會責任不是口號,更不是跟風,而是實實在在的作為。”
來源:人民政協網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