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石化10家駐鄂企業在武漢聯合舉行“中國石化在湖北”社會責任報告發布會。發布會以“奮斗百年路,啟航新征程”為主題,集中展示在黨的領導下,中國石化駐鄂企業在保障能源供給、踐行綠色低碳、服務人民群眾、助力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的積極實踐和主要成效。
多年來,中國石化駐鄂企業始終牢記“在鄂興鄂”理念,保障能源供應,服務地方民生,高效開發我國首個百億方大型頁巖氣田,累計供應成品油近1.63億噸、天然氣654億立方米,讓清潔能源進入千家萬戶;定點扶貧累計投入2450萬元,社會捐助近1億元,助農扶貧銷售“荊楚優品”3.8億元。“十三五”期間,他們累計納稅1006億元、每天6000萬元,相當于修建20座世界跨度最大的三塔四跨懸索橋--武漢鸚鵡洲長江大橋。
目前,中國石化在湖北省擁有最密集、產業鏈最齊全、發展潛力最大的企業群,包括江漢油田、中韓石化等10家企業,覆蓋勘探開發、油氣儲運、煉油化工、工程建設、成品油及化工銷售等多個領域,覆蓋石油石化產業上中下游,帶動湖北就業人口超過百萬人。
中國石化在湖北完善的產業鏈,有力保障了油氣資源的持續供應和湖北能源供應。地處潛江的江漢油田,實現“以油為主”向“以氣為主”轉變,年生產油氣當量從415萬噸跨越增長到657萬噸。位于武漢和荊門的中韓石化、荊門石化主要將原油加工為成品油及化工原料,年煉油能力達1650萬噸。湖北化肥生產的優質尿素為農業發展、農民增收作出突出貢獻。湖北石油分公司和油品銷售華中分公司每年供應成品油700多萬噸,保障生產生活用油穩定供應。天然氣分公司川氣東送天然氣銷售中心讓清潔能源進入千家萬戶,每年供應天然氣15.6億立方米。
中國石化駐鄂企業堅持走綠色低碳發展之路,守護湖北的碧水、藍天、凈土。江漢油田構建以電能替代柴油為驅動力的節能環保型壓裂作業系統;中韓石化每年投入1000多萬元處置危廢物;湖北化肥采用自主研發技術生產乙二醇,替代傳統石油路線,在石化行業內首次實現污水生化處理裝置化、密閉化。江漢石油工程推進“綠色鉆探”,創新研制出無毒、環保高性能水基鉆井液體系,滿足頁巖氣綠色勘探開發需求。湖北石油先后關停、遷建7座沿江油庫及多座沿江加油站,在長江大保護中展現新擔當新作為。
勇當“頂梁柱”履行社會責任。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中國石化第一時間捐款捐物全力支援湖北抗擊疫情。得知武漢醫院消毒劑告急,中國石化風雨兼程500公里,2020年1月25日向武漢捐贈200噸消毒劑;1月29日向湖北捐贈5000萬元。支援疫情防控;2月3日向武漢捐贈10000件棉大衣,為醫護人員御寒保暖。“國家需要什么,中國石化就生產什么”。江漢油田、中韓石化、荊門石化、湖北化肥開足馬力生產醫療衛生所需的化工原材料。化工銷售華中分公司打通70多條綠色運輸通道,提供聚丙烯醫衛原料3萬多噸,全力保障醫衛物資原料供應。保障湖北抗疫油氣供應,中國石化同樣不遺余力。湖北石油、油品銷售華中公司、石化機械、天然氣公司川氣東送天然氣銷售中心全力保障火神山、雷神山及方艙等抗疫救援醫院的油氣供應,為湖北保衛戰、武漢保衛戰助力加油。油品銷售華中分公司在湖北投資200多億元,助力湖北疫后重振發展,大力推動當地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熊海 記者 張華)
轉自:中國質量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及企業宣傳資訊,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