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從可讀到可用


    時間:2012-06-15





    新聞鏈接——近日,國資委副秘書長閻曉峰表示,到今年年底,所有央企都必須上交責任報告答卷。閻曉峰說,截至2011年年底,已有76家中央企業發布了社會責任報告或可持續發展報告,不少企業的報告質量處于世界領先水平,未發布報告的中央企業今年年底前都要發布企業社會責任報告。


    閻曉峰表示,國資委今年將制定發布《中央企業社會責任管理指引》,開展中央企業社會責任評價等活動,推動中央企業進一步增強企業社會責任意識,健全社會責任管理體系,完善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和溝通機制,全面提升中央企業社會責任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5月31日,國資委發布文件,決定成立國資委中央企業社會責任指導委員會,研究制定國資委推進中央企業社會責任工作的戰略、規劃和年度計劃,指導中央企業建立并完善社會責任工作體制和制度。


    新聞點評——


    社會責任報告曾一度成為企業的“面子工程”,這幾年情況正在發生改變。除了報告整體質量有提升外,其根本變化在于許多企業開始從內部運營的需要出發,自主發布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報告逐步成為企業戰略中重要組成部分,從可讀到可用,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的演變體現出了企業經營管理的完善。


    國資委研究局陳鋒博士認為,社會責任報告的編制不是為了編寫而編寫,也不單純是作為宣傳工具,而是企業為了查找自身存在的差距、尋找更好的方向和動力的自主行為。換句話說,一個健康的企業,需要從企業價值提升的角度發布企業社會責任報告。


    而從整體企業發展環境來看,越來越多的投資者、消費者等利益相關方已經給企業施加壓力,要求其提供嚴謹、客觀的社會責任報告,這也促使企業拋棄以往總結材料式的社會責任報告形式,系統、客觀、真實地展現企業社會責任理念和具體實踐,以及這些實踐為企業發展帶來的價值。


    管理學者認為,廣義的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包括以正式形式反映企業承擔社會責任的某一個方面或某幾個方面的所有報告類型,即包括了雇員報告、環境報告、環境健康安全報告、慈善報告等單項報告,以及囊括經濟、環境、社會責任的綜合性報告。編制企業社會責任報告對企業來說是一個創造價值的過程,它同時具備了防范風險和促進企業經營改革的功能。


    5月份,中國電信、中國移動相繼發布了社會責任報告,從報告內容來看實現了突破:中國電信發布的《信息化服務報告》,集中展示了對信息化的理解、對信息化發展趨勢的把握,以及公司推動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和服務社會信息化的思考與實踐,具有鮮明的行業特征,不僅展現了對經濟社會的貢獻,更體現了企業經營價值。中國移動的2011年可持續發展報告全面反映了中國移動將“可持續發展”與公司戰略和運營全面融合的履責新進展。近日,中國移動的社會責任管理經驗被國資委選定為中央企業對標學習典型之一,社會責任管理與實踐成效獲得認可。


    從可讀到可用已然是一個跨越,但對于目前急需內部創新的電信企業來說,社會責任報告更多發揮的作用仍是加強外部溝通、提高風險管理能力及管理績效,對于在吸引優秀員工、推動企業創新方面發揮的作用還待發掘。

    來源:人民郵電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