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中國工業經濟行業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發布會5月26日在人民大會堂舉行。航天科技、國家電網、寶鋼集團等74家企業在會上發布了社會責任報告。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全國婦聯主席顧秀蓮出席發布會。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工業和信息化部原部長、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會長李毅中,國家安監總局副局長、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局長付建華,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總工程師朱宏任,國務院國資委副秘書長閻曉峰出席會議并講話。
李毅中在講話指出,工業轉型升級推動著企業社會責任呈現出加速發展趨勢,但企業社會責任認識和實踐水平參差不齊,將企業社會責任融入日常運營仍需時日。工業行業社會責任建設,關鍵是要進一步完善政府、行業、企業、社會“四位一體、多元共促”的社會責任協同推進格局。
完善多元共促的推進格局
強化行業和企業的社會責任,既是行業和企業提升自身競爭力的需要,也是國家保持和諧穩定發展大局的需要。
李毅中指出,過去的一年,工業企業社會責任認識和實踐在不斷探索中穩步前行,表現在:認識逐步深化,管理水平持續提升;誠信體系建設邁出實質性步伐,合規經營狀況有所改善;結構調整取得積極進展,技術創新能力明顯增強;節能減排繼續推進,綠色發展初見成效等。
在肯定成績的同時,李毅中同時指出了工業企業在社會責任建設方面存在的一些突出問題。不少企業對社會責任的認識不系統、不到位;工業行業產品質量、安全生產、勞資關系、節能減排等仍存在不少問題與企業誠信有關;一些企業責任缺失現象嚴重,違規經營行為時有發生等。
李毅中強調,從國際看,企業社會責任已被看做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和有效渠道。從國內看,中央多次強調建立社會誠信體系,“十二五”期間,企業面臨著挑戰和機遇,對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提出了新的要求,經濟形勢和社會格局變化促使企業履責倒逼機制加快形成,工業轉型升級全面推進也將有力促使企業社會責任加速發展。推進工業行業企業社會責任建設,要牢牢把握“可持續發展”這個核心原則,把實現行業和企業持續健康發展、促進社會和諧穩定作為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緊緊抓住當前我國工業發展中的突出矛盾和問題,進一步完善政府、行業、企業、社會“四位一體、多元共促”的協同推進機制,充分發揮各方合力的作用,構建企業社會責任建設的長效機制。政府部門應從自身職能出發,從規制、推進、監督三方面推進企業社會責任建設。行業協會應充分發揮服務、協調、中介、自律職能,采取措施引導和督促行業企業履行社會責任。企業應牢記責任,強化意識,提升責任管理水平和實踐能力,將履行社會責任納入制度化、規范化的軌道上來。同時,還應充分發揮社會公眾和輿論監督的作用,營造有利于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外部環境。
多部委協力推進企業履責
堅持安全發展是企業的重要社會責任之一。作為安全監管監察部門,國家安全監管總局將重點抓好四方面工作:一是突出抓好企業安全生產誠信建設,促進企業自覺承擔社會責任;二是廣泛開展形式多樣的安全文化創建活動,促進企業增強社會責任意識;三是通過加強安全監管和監察執法,促進企業全面履行社會責任;四是開展標準化創建工作,著力提升企業安全生產水平。
付建華透露,按照統一部署,安監總局計劃用3年時間在全國各類企業普遍開展以“企業達標升級”為主要內容的安全生產標準化創建活動。其中,煤礦企業首當其中,要率先達標。其他重點行業(領域)企業制定達標規劃,確保三年內全部達標。
企業是實現工業轉型升級的主體,促進工業轉型升級是企業的歷史責任,也是新時期工業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體現。作為工業行業管理部門,工信部將重點開展五方面重點工作:一是抓好企業誠信體系建設,加強工業產品質量安全保障;二是抓好節能減排和淘汰落后產能,促進工業綠色低碳發展;三是抓好安全生產,提高工業企業安全生產水平;四是完善發展環境和服務體系,促進中小企業健康發展;五是加強對企業社會責任建設的指導。
朱宏任在講話中指出,當前,食品行業的質量誠信問題已經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熱點。工信部將以食品、藥品等為重點,完善企業產品質量追溯和質量安全檢驗檢測體系,健全產品安全法規和標準體系。有序推進企業質量誠信體系建設和評價工作,建立企業質量誠信管理體系和評價機制,建立工業產品質量監測預警制度,逐步建立企業質量安全誠信檔案。
近年來,中央企業社會責任工作取得了很大進展。包括航天科技、國家電網、寶鋼集團等19家央企此次集中發布了社會責任報告。
據閻曉峰透露,國資委今年將制定發布《中央企業社會責任管理指引》,開展央企社會責任評價等措施,推動央企進一步深化企業社會責任意識,健全社會責任管理體系,完善社會責任信息披露和溝通機制,全面提升央企社會責任工作的能力和水平。
據了解,國內首個工業行業企業社會責任報告發布活動,每年一屆,由中國工業經濟聯合會定期舉辦,旨在通過企業發布社會責任報告,強化社會責任意識和履責能力,進一步持續有效地推動我國工業行業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此次發布報告企業涉及煤炭、鋼鐵、有色、交通運輸設備制造等17個行業,其中石油、天然氣開采業及食品制造業是此次新增發布行業。
來源:中國工業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