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履行社會責任實現可持續發展


    作者:李偉    時間:2012-05-16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主任李偉

      全球經濟增長速度趨緩趨勢明顯,圍繞市場能源、資源、人才、技術競爭日趨激烈,氣候變化、能源資源安全、糧食安全等全球性的問題依然突出,各種形式的貿易保護主義愈演愈烈,可以說世界經濟不僅在這次全球性經濟危機復蘇坎坷途中艱難跋涉,未來還將面臨世界經濟結構大調整,經濟發展方式大轉變的嚴峻挑戰。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的研究結果顯示,根據我國目前所處的工業化發展階段,并分析參照追趕新型經濟體的成功之路,預測我國潛在的經濟增長速度已逐漸顯現回落的趨勢,未來五到十年,將降至7.8%左右。但是由于我國經濟總量基礎龐大,雖然經濟增速趨降,我國資源、能源安全、節能減排和生態環境保護的壓力仍將逐年日趨增強。


      因此,中國乃至世界共同面臨著持續發展這一重大的時代課題,通過可持續發展、社會進步和經濟發展才能與環境保護、生態平衡相互協調,才能促進人類社會的共同繁榮與富強,提高全人類的生活水平和質量。


      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是實現可持續的根本途徑。一個13億人口的大國,要實現工業化現代化,如果繼續沿著發達國家曾經走過的道路,采取大量消耗當期資源為前提,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發展的方式,在經濟全球化和現有的資源環境條件下,可以說已絕無可能。


      當前我國經濟增長資源、能源、環境約束的壓力可以說是歷史空前的,因此中國的可持續發展,只能走低投入、高效率、少排放的新型工業化道路,尋求以盡可能少的資源、能源消耗,盡可能小的環境代價,盡可能好的發展方式實現工業化和現代化,這條路已不是中國主觀是否選擇的問題,而是早走與晚走,被動走和主動走的問題。


      企業和企業家應在推進可持續發展中發揮主力軍的作用。追求利潤最大化毫無疑問是企業的核心目標,但是現代企業發展的經驗證明,企業以追求利潤為唯一目標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一個重要的目標就是追求經營的持續性目標,追求基業長青,永續經營,所以企業要承擔起相應的社會法律、倫理和公益性等責任,成為實現社會進一步進步的載體。


      以下三點值得企業和企業家們思考:一,要站在人類文明進步的高度,認識企業在可持續發展中的作用。


      一個國家經濟技術指標先進與否,實質上是取決于該國企業群體經濟技術指標優劣,一個國家經濟發展方式的可持續與否,實質上是取決于企業群體投入產出的方式的效益,一個國家經濟增長質量的高低,實質上取決于社會資源配置在企業的效率。企業及企業群體無疑是真正實現經濟社會發展穩定性和可持續性,推進人類文明不斷進步的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主體。


      二,要堅定不移實現創新驅動戰略,并通過創新實現可持續發展。中國要能在未來搶占科技和產業發展的制高點,贏得經濟社會發展主動權,實現可持續發展,就必須毫不動搖實施驅動戰略,必須涌現出一大批奮進創新,有國家競爭力的企業家,這樣的企業家是理念新潮銳意進取,勇于擔當,大膽實踐的企業家,敢于聚集、運籌企業的創新要素,堅持不懈,矢志創新的企業家。


      三,履行社會責任,實現可持續發展是企業家的首要責任。企業和企業家應該像對待經濟責任一樣,把社會責任作為企業戰略不可缺少的重要組成。企業家的社會責任,首先就是要依法經營,照章納稅,就是要以更加合理合法的管理各種資源,統籌兼顧各利益相關方的需要,就是為社會提供更好的新產品、新業務、新服務,就是要始終堅持不該做的事堅決不做,不該賺的錢堅決不賺,就是要更好規劃現在與未來、當前與長遠,努力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目標。(本組稿件由本報記者李志豹根據會議速記整理)

    來源:中國企業報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