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尹正民:積極履行社會責任 服務湖北跨越發展


    時間:2012-02-22





    湖北省電力公司負責建設、管理、經營湖北電網,直接為地方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提供電力保障。隨著三峽電力外送和我國首個特高壓試驗示范工程的竣工,湖北電網已形成一個與1000千伏特高壓電網相銜接、以500千伏電網為骨干、220千伏電網為主體、110千伏及以下電網覆蓋全省城鄉的現代化大電網。

      湖北省委書記李鴻忠多次指出,電力能源是決定經濟社會發展生死的大問題。作為國家電網公司的全資子公司,湖北省電力公司秉承國家電網公司“四個服務”宗旨,認真貫徹落實湖北省委、省政府的重大部署,自覺將各項工作納入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中去謀劃,將社會責任理念融入企業科學發展的具體實踐,有效滿足了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對電力安全、可靠供應的現實需要,有力助推了湖北構建促進中部地區崛起的重要戰略支點。

      一、加快電網建設,夯實電網基礎

      電網是公司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物質基礎。“十一五”以來,湖北省電網投資規模600多億元,相當于再造一個湖北電網。500千伏鄂東環網輸變電工程的建成,為武漢城市圈的“兩型社會”建設構筑了一條能源“高速公路”。500千伏恩施、十堰輸變電工程的投運,為鄂西清潔水電資源的充分利用拓展了外送通道。荊門特高壓擴建工程竣工投產并順利通過大負荷試驗,輸電容量提高至500萬千瓦。在建設堅強主網的同時,湖北城農網改造升級全面提速,輸配電能力、供電可靠性持續提升。2011年完成農網改造升級項目投資40.2億元,全省建成新農村電氣化縣3個、電氣化鄉鎮39個、電氣化村351個,為服務湖北“三農”事業發展做出了貢獻。

      湖北省委、省政府加快構建促進中部崛起的重要戰略支點,大力實施“兩圈一帶”、“一主兩副”戰略,發揮武漢的中心城市和襄陽、宜昌的副中心城市作用,以點帶面促進全省整體發展。根據省委省政府的總體部署,湖北省電力公司將著力加快各級電網特別是大中城市和中低壓電網建設。一是進一步加快特高壓、跨區電網發展。持續加大蒙西~荊門~長沙、荊門~武漢~南昌等5個特高壓交流工程項目建設,進一步提升湖北電網接受外部電力資源能力。二是抓緊完善武漢等大中城市電網。適應“復興大武漢”的需要,把加快武漢電網發展作為全省電網發展的重中之重,密切跟蹤襄陽、宜昌城市建設和經濟社會發展,及時調整電網發展規劃和項目建設時序,為實施“一主兩副”中心城市戰略提供堅強電網支撐。三是更加注重推進全省中低壓電網特別是農村電網發展。切實把電網發展的重心向中低壓電網傾斜,逐步提高110千伏及以下電網投資比例,增強城鄉電網供電能力。加快實施農網升級改造工程,逐步增加農網投資比重,確保投資落到實處,重點解決農村電網結構不合理、配電設備和線路過負荷、用戶低電壓等突出問題。

      二、保障電力供應,滿足發展需求

      確保安全可靠供電,是公司應盡的政治責任、經濟責任和社會責任。湖北電網作為三峽外送的起點、西電東送的通道、南北互供的樞紐、全國聯網的中心,安全責任十分重大。面對全省電力需求快速增長、自然災害頻發等挑戰和困難,湖北省電力公司始終堅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的方針,確保電網安全穩定運行和電力可靠供應。截至2011年底,湖北電網已實現安全穩定運行29周年,確保了電力可靠供應,滿足了經濟社會發展的用電需求,維護了社會公共安全。

      針對湖北季節性缺電的特點,近年來,湖北省電力公司克服電煤供應緊張困難,加強負荷預測,科學安排電網運行方式,緩解電力供應不足矛盾。2011年,面對歷史罕見的全省三季連旱災情,公司積極響應湖北省委、省政府號召,全力做好抗旱保春播電力供應工作,成立了抗旱保供電服務隊1776支,及時開辟抗旱保電報裝綠色通道,出動35255人次參與抗旱保電,累計輸送抗旱電量逾5億千瓦時。公司被評為全省“抗災奪豐收突出貢獻單位”。迎峰度夏期間,湖北電網經受三輪高溫大負荷考驗,最大用電負荷和最大日電量雙雙刷新歷史最高紀錄。公司通過豐枯置換、爭取三峽增發電量等措施,千方百計組織電力資源,在周邊省份大幅限電的情況下,確保了全省電力可靠供應。同時,公司還圓滿完成“慶祝建黨九十周年”、“紀念辛亥革命百年”等重要活動保電任務。統籌調配搶修力量,快速搶修襄陽、咸寧等局部地區自然災害中受損的電力設施,及時恢復電力供應,保障抗災救災用電需要。湖北省長王國生專門批示:省電力公司為全省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特別是在支持2011年抗旱防汛工作中,表現了很強的大局觀念和群眾立場。

      三、深化優質服務,促進民生改善 

      電力工作關系國計民生、服務千家萬戶。湖北省電力公司堅持把優質服務作為一切工作的生命線,自覺踐行服務黨和國家工作大局、服務發電企業、服務電力客戶、服務經濟社會發展的宗旨。一是公開服務承諾。向全社會公布了員工服務“十個不準”、“三公”調度“十項措施”和優質服務“十項承諾”,聘請行風監督員,嚴格規范服務行為,主動接受社會監督。二是創新服務手段。堅持“你用電、我用心”,全面推行“首問負責制”,簡化業務流程。推廣超市代收、萬能充值卡等18種收費方式,推行報裝“綠色通道”和“一站式服務”,形成了95598中心、24小時搶修值班室、配網中心搶修隊“三位一體”的搶修聯動機制,客戶“三難”(報裝難、繳費難、報修難)問題得到有效解決。三是提升服務效率。完善服務技術支持系統,優化企業內部組織結構和營業流程,建立和推廣客戶服務中心,2011年用電報裝平均接電時間同比縮短9.5天,供電故障平均搶修時間同比縮短2.5小時。在全省連續兩次“電、氣、油、水”四大服務行業行風民主評議活動中,公司所屬的14家供電公司及81家縣(市)公司全部榮登榜首,被評為省級文明行業,實現了“滿堂紅”。



      版權及免責聲明:凡本網所屬版權作品,轉載時須獲得授權并注明來源“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違者本網將保留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的權力。凡轉載文章,不代表本網觀點和立場。版權事宜請聯系:010-65363056。

    延伸閱讀

    熱點視頻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第六屆中國報業黨建工作座談會(1)

    熱點新聞

    熱點輿情

    特色小鎮

    版權所有: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京ICP備11041399號-2京公網安備11010502003583

    www.色五月.com